第211章 旷古烁今,他要写大周十篇?(4 / 5)

加入书签

位侍郎甚至不自觉地攥紧了袍袖——官服下的手指骨节隐隐发青。

他们,谁不是十年寒窗

三十年经营

这些人背后的五姓七望,哪个不是耗尽了家族数代积累的人脉、财帛,才将他们送上这三省六部的要职

如今一个个正当盛年,仕途如日中天,指望着再过几年便能跻身尚书之列

如今却要他们乖乖让出官位

谁肯

陈少卿忽而低笑一声,震得众人心头一颤。

“诸位大人.总归是有人要让位的!

主动退,还能体面一些。

或外放地方州府,或告老还乡!

若是不愿主动退,那就不体面了。”

他的嗓音轻缓如絮,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莫非以为,陛下会容忍朝中大臣,挡了江镇国的青云路”

一席话如冰水浇下,众侍郎大臣们彼此相视一眼,眼底怨气,面容苦涩,后背俱是冷汗涔涔。

唉!

他们辛苦半生结果尚未等来更大的飞黄腾达。

却已被新科进士踩在脚下,成为进身之阶。

众部堂官员们正在争执不下,贡院内忽闻一声震天巨响——

“轰!”

一道璀璨光柱自贡院直贯九霄,映得整座洛京城亮如白昼。

“《黄鹤楼送友人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旋即有隆隆钟鸣自太庙响起,惊得檐角铜铃乱颤。

“荆楚,又是镇国诗!”

魏泯愣神。

但见那万丈霞光的才气中,幻化为一座巍峨黄鹤楼虚影凌空而立,朱栏玉砌间似有仙人挥袂。

楼下长江奔涌,一叶孤帆没入云水尽头。

“.他还在写”

陈少卿声音发颤,眼眸被才气映得发红,“六篇.第六篇[镇国]诗文了!”

满堂朱紫侍郎大臣面如土色。

再多听闻,也不若眼前的亲眼所见!

那位正在贡院奋笔疾书的江南道解元,每写一字,便似在他们官帽上多压一块砖石。

忽然,贡院方向又起异象。

九霄云外隐隐有才气所化的麒麟探爪,分明是第七篇镇国之作,即将问世的征兆。

贡院内,所有万名十道举子们,全都麻了。

他们停下笔,脑中空空,呆滞的望着天空,一道接一道的异象横空。

考卷被乍起的才气狂风掀起,在空中乱舞如雪。

江南道的才子死死攥着笔,指节发白。

他面前摊开的《梦里江南》才写三行,如今却再难落笔——方才那篇《黄鹤楼》的余韵仍在血脉里震荡,震得他五脏六腑都在发颤。

“大周十道……”角落里有人梦呓般喃喃,“难道他要以十道为题,篇篇镇国”

“第七篇了……漠南篇!”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话音未落,金光已冲霄而起!

这一次是沙场铁血,漫天黄沙凝成一尊披甲巨人,在云端擂动战鼓。

众多漠南道的子弟突然伏案痛哭——那诗文中凛冽的塞外风霜,分明是他们父兄在战场上的埋骨之地的气息。

“疯了……真是疯了……”

白发苍苍的老监考官踉跄扶住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