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寻找的意义}(1 / 8)
[小时候我们最热衷的游戏是捉迷藏,一个藏,一个觅,藏的人费尽心思,觅的人拼尽全力。若到最后依旧苦苦找不到,只要觅的人喊停,认输,那么藏起来的人就会主动现身。而如今,我认输,喊停,可你为什么还是藏起来不出现呢?]
01
迷蒙恍惚中,我感觉到有一只手在摇晃我的身体,耳畔有声音传来:“醒醒,醒一醒……”摇晃的力度渐渐加大,我睁开眼,就看见苏灿舒了口气的模样。
“你没事吧?”她坐回自己的铺位,担忧地问我。
我没有作声,怔怔地望着略显幽暗的车厢,四周此起彼伏的鼾声,铁轨撞击轨道时的哐当声,吸烟区投射过来的隐约灯光,车窗外迅疾而过看不真切的风景,以及苏灿担忧的脸,令我有不知身在何处的恍惚感。
伸手摸向额头,一头一脸的汗,凉而黏稠。我起身,去了吸烟区。当冰凉的水滑过皮肤,炽白的灯光刺进眼睛,思维才慢慢复苏,看着镜子中脸色苍白的自己,才回过神来,我是在从甘肃回家的列车上。
“把鞋子穿上吧,凌晨气温比较低,容易着凉。”苏灿的身影出现在镜子中,她将球鞋放在我脚边,然后掏出两支烟放在唇边同时点燃,将其中一支递给我。
我迟疑片刻,接了过来。苏灿对我说过,烟是这世间最好的东西,令她平静。可我才吸进去一口,就被呛得咳嗽连连,鼻腔喉咙异常难受,哪还有什么平静可言。我将它丢进了垃圾桶。
“做噩梦了?你刚才很吓人,哼哼唧唧地喊着一个名字,双手乱舞。”她吐着烟圈问我。苏灿吸烟时的模样迷死人,烟视媚行大概就是用来形容她的。
“嗯。”我点点头。
已不记得这是多少次梦见那个场景,暗夜里看不到尽头的河堤,平缓细微的水流声以及刺骨的寒风,还有那个仅闻其声永远也不会见到面孔的人,但我知道那是夏至,我认得他的声音,以及梦中吉卜赛女人谶言般的耳语。一切都像一个谜,我在迷雾中穿行,拼尽全力,却始终找不到出口,以及我要的答案。
苏灿掐灭烟蒂,忽然俯身抱了抱我。“别怕,没事了。”她声音轻柔,身体传来的温暖与力量,在深夜行使的列车上,忽然令我鼻头发酸。
“谢谢你,苏姐姐。”我靠在她肩头轻声说。
其实我与苏灿才相识七天,除了知道她的名字、比我大五岁,以及我们来自同一城市之外,其余概不知情。但这并不影响我已把她当成喜欢的姐姐一样看待,感情的深厚有时候与相识时间长短并无多大关联。
02
我是在甘南的拉卜楞寺外遇见苏灿的。
去甘南之前,我在敦煌待了整整七天,拿着夏至留在我这里的唯一一张照片问莫高窟所有的工作人员,可他们口径统一地摇头说,并没有见过照片中的人。我说你们再想想,再想想,他是画画的,常年画夹不离身。他们一个摇头,我的心便冷却一点,最后渐渐冷成了绝望。
敦煌是我最后的希望。夏至曾说过,他最大的梦想便是能够进入莫高窟,临摹那些令他震撼的壁画。记得当初我还笑他不切实际,那些壁画如今可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呢,怎么可能随随便便给人临摹。
从敦煌离开之后,我转道甘南。
七月是甘南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漫山遍野怒放的油菜花将广袤的藏区装点成一片明媚金黄色。可我却全然没有心思为这片美好风光露出笑脸,一路西行的这场旅途,酷暑与车马劳顿已经令我筋疲力尽,而敦煌之行并未让我找到要找的人,心里全是失望。
抵达拉卜楞寺时是午后,高原阳光炽烈,强烈紫外线将我的两颊晒出明显的高原红,嘴唇干裂,整张脸仿佛被谁的手强制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