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诸事渐备启新章(1 / 3)

加入书签

    药铺的人员架构,在林望舒的细细斟酌下,终于敲定。卢医者身份特殊,不宜公开坐诊,其首要职责乃是教导学徒与钻研医术。

    最终,从庄子上送来的那群孩子里,只留下两名最为沉稳细心、于医药上颇有灵性的药童常驻铺中,协助卢医者处理杂务、辨识药材。

    其余孩童则定为每旬轮换前来学习,学毕便返回庄子。

    由庄子上略通药理的老人带着,为庄户及附近贫苦百姓看看小病小痛,顺便收售些乡民采摘的草药,既实践了所学,也为药铺提供了稳定的药材来源。

    坐堂大夫的人选更是费了一番周折。林望舒深知,医者仁心,医术尚在其次,首要的乃是人品与责任心。

    她不愿找那等徒有虚名、眼高于顶的,只求踏实可靠、对病人负责的。

    千挑万选之下,初步定下两人:

    一位是年近五旬的孙大夫,性子是出了名的温吞和善,人称“老好人”,无论病患贫富贵贱,皆一视同仁,耐心细致。

    与他谈妥条件后,对方便爽快地签下了契书。

    另一位则让林望舒颇感头疼。

    此人姓严,年纪不过三十许,医术据说尚可,却是个一点就着的爆炭脾气。

    谈及坐馆条件时,他竟直接列了一张单子,上面罗列了数种“不医”之人:诸如蛮横无理者、疑心重重者、不遵医嘱者……

    林望舒看得眉头直皱,这般挑剔,如何能行平民平价之路?

    她心下已生放弃之念,正准备婉言辞谢,另觅他人。

    恰在此时,在内堂歇息的卢医者大约是听到了外间动静,拄着拐杖缓步踱了出来,似是随意地朝那严大夫瞥了一眼。

    说来也怪,那原本梗着脖子、一脸“爱聘不聘”神气的严大夫,在接触到卢医者目光时,浑身气势收了起来,竟如同见了猫的耗子般,迅速低下了头。

    他转向林望舒,语气急切甚至带上了几分恳求:

    “东家,方才是在下胡言乱语,您别介意,什么样的病患我都可看,一切都听东家安排,这契书我现在就签。”

    说着便要伸手去拿方才被他嫌弃搁置一旁的笔墨。

    林望舒心中诧异,手疾眼快地将那契书往回一收,目光在瞬间恢复平静、已转身慢悠悠往回走的卢医者背影,与眼前这判若两人的严大夫之间逡巡片刻,心下顿时了然。

    这严大夫,恐怕与卢医者有些渊源,至少是认得、并且极为敬畏卢医者的。

    有这层关系在,倒不怕他日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