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意料之中(3 / 5)

加入书签

会儿的功夫,一碗碗晶莹润白的米饭就摆了他们的面前。

要说对于大米的了解,虽然东瀛本地人并不见得都有机会去品尝那传说中的顶级大米,但对于本国好的大米却几乎没有不知道的。

所以,第一时间,这帮大众评审的脑海里都浮现出了“越光”这个牌子。

可惜的是,随着司仪一旁的解释,发现这米是来自于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华夏时,却不约而同地为之一愣。

其实这也难怪,别看华夏地大物薄,古时候又是四夷来进的天朝上国,可到了现代,说到大米,除了一些东北米还有点名气之外,其它的根本提不上筷子。

别看袁农平大院士有着水稻之父的称号,可某种程度上却正是因为杂jia高产水稻的出现,才导致了华夏高品质大米市场上日渐衰败的结果。

当然了,某些专属特供的东北大米不论品质还是口感依旧不亚于世界顶级的大米,可问题是,这种米别说普通人几乎都不知情,甚至你就是有钱都没地儿买去。

所以,听说这米是来自于华夏之后,其它几位评审下意识地就将目光转到了那位身为资深老饕兼知名版主的身上。

而这位拿起面前的饭碗之后,却并没有急着入口,而是先观此米之形状,接着轻嗅米香,后才夹起少量的米饭放入已经用清水漱过的口中细细品尝了起来。

看着这位仿佛鉴定什么珍宝一般的动作,其它的评审不约而同地都没急着去品尝各自的米饭,而是静静地期待着答案的出现。

好一会儿,当场众人的情绪都被调得高高的时候,这位领头的评审才众目睽睽之下睁开双眼,然后放下手中的饭碗说道:

“没错,这米应该不是我们东瀛出产。”

虽然这一句并不是肯定的证据,而且说话的这位也并不是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可这样的一句话却依旧得味楼里引起了一片哗然之声。

只是相对于普通观众的惊讶与好奇来说,身为评审的那九位心里的却不免有些疑了起来。

毕竟能坐评审的位子上,虽然不如那些专业的美食评论家,可对于吃,这几位依旧有着不浅的研究。

甚至座的这几位,几乎每一个人都有着能拿得出手的厨艺,否则,当初任贤齐也不至于会选择他们来做为今天的评审了。

而这时,那位老饕却站起身问道:“秦师傅,虽然这米多半不是我们东瀛所出,但要说是来自于华夏我却有些不信,不知道这米确切的出产地是……”

对于这位颇有些追根究底的提问,不说秦晓伟是一脸的淡定,就连一旁的安馨他们也是没有丝毫的惊讶或者对于这份疑的愤怒之色。

对方提问之后,有意沉y了一会儿的秦晓伟,等到整个得味楼都安静下来之后,这才轻笑着说道:“此米来自于有着六朝古都之称金陵。”

至于具体于金陵何处,他却是有意没说。

要说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跟这家伙打算以三重县为开始,执行以瀛制瀛的计划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要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王村那边的种植基地与养殖基地终归是要出成果的。

不说那些经由空产改良之后的牲口,光是大片田地里种植的稻米,丰富之后也同样需要一个消化的渠道。

一开始的时候,秦晓伟还打算将这些东西直接通过i迭香进行消化,可当他来到东瀛并体会到那些顶极食材所能产生的巨大利润之后,这想法自然改变了。

虽然这家伙是打算跑东瀛这边打脸来的,可打脸的同时,能大赚上一笔总也不是坏事儿不是。

至于有的客官会说,高档食材不只是东瀛这边才能消费的起啊,俺们泱泱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