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不寻常的伙计(2 / 3)

加入书签

长安城的鬼市在务本坊西,那里本就是商贾与平民杂居之所,做起私底下的买卖也方便,每到风雨晦冥之夜,鬼市中喧聚之声不绝于耳,时有暗灯忽闪,真有几分鬼火磷磷的感觉。

另外,那里的房屋结构杂乱,巷道七纵八横,若不是久居之人,冒然进入便会迷路,如此更让鬼市平添了神秘感。

沈袆没有问出有用的信息,只好压下心头的疑惑,眼下除了提起十二分警惕外,也真是毫无对策。

王猛看着沈袆悻悻地去了前院,与其他三人相视一笑,又各自继续忙碌起来。

寿材铺不比其他商铺的人来人往,多数时间都是冷清,前院的铺面里,沈袆坐在方桌旁,双手支着下巴想事情。

梅三两则来回地走动,还不时出铺子溜达一圈,月暖儿拿着小抹布擦着门框窗棂,忙碌之余会和东家姐姐闲聊上几句,打听一下宣王府和皇宫里的富贵。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到了中午,沈袆正要寻思午饭的着落,一名官差模样的人走进铺子。

“柱子哥,你怎么来了?”

“沈家妹子,我来你这儿也就两种可能,要么买寿材,要么就是找你去县衙验尸,你看哥的脸上不带丧气,自然就是第二种事情啦!”

来人是长安县衙的梁柱,与沈袆是熟人,平日里的关系挺近,说话也就很随意。

沈袆听说是验尸,心头一动,赶忙问:“柱子哥,县里又死人啦?在何处?”

自从听了知县韩度的判断,再加上进铺子里的两个贼人想要掳走月暖儿一事,沈袆对死人很上心,一则是担心世子司马长风,再则也想**对自己生辰八字的猜疑。

梁柱擦着额头的汗珠:“姜洼子,从塘子里挖出一副骨头,县尉叶大人让你去验一下,若是没有伤痕,县衙就判定是饿殍。”

“哦,原来是骸骨。”沈袆放下心。

不是新亡之人,那就与咒魂案无关,而且骸骨发现的地点不在东市附近,也说明与第三个“引令”人无关。

沈袆让月暖儿喊回在外溜达的梅三两,让他带全验尸工具,套上青牛车,跟着梁柱赶往案发地。

姜洼子是一处小水塘,位于崇锦坊南,与东市的北墙相邻四条街,由水塘向前是久阳巷,住了不少小官吏,独眼柳的家也在那里。

前些日子,一个粟特商人花了大价钱买下姜洼子附近的一所宅子,又上下疏通关系,使了不少银子将整片水塘的地皮划到自家,想要就势建一座山水俱全的庭院。

起初,庭院的修建并无异常,可在清理水塘的淤泥时,却挖出一具腐烂的骸骨,粟特商人担心沾上祸事,不敢擅自掩埋,急忙命人报官。

民有饥色,野有饿殍。

历朝历代都有贫苦之人,即便是太平盛世,饿殍遍野的情形也不少见,所以死人很正常,死后无人掩埋也很正常。

不过,既然有人报官,知县韩度便要过问,县尉叶常也自然要找沈袆验尸,如果验后不属凶杀,案子的判定也就简单了。

沈袆赶到水塘时,骸骨已经被人捞出,正摆放在泥草地上,塘子里的水也被搅得浑浊,成片的野草根浮在水面上。

经过长时间的水泡,再加上淤泥的促腐,尸体上的血肉早已烂得不成样子,捞出来时就掉得七七八八,仅剩下一具沾满泥浆的骨头架子。

验骨的步骤一如既往,开伞、洗骨、绵抚,辨伤,梅三两忙前忙后,仵作沈袆则仔细查辨。

“叶叔,这人死于剑伤,而且还是一剑穿喉。”

沈袆查验完毕,在死者的喉骨处发现一道扁平的贯穿伤痕,故此做出判断。

随后,她又望向县尉叶常:“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