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问话唐大人(1 / 2)
昨夜,唐尧并未出宫,而是一直守在九室台,有众多殿卫证明,就连皇后柳羽苇都能作证。
“唐大人,可否向您咨询一件事。”
双凤阙一侧的厢房前,沈袆盯着唐尧的眼睛,略带笑意地问。
“不知沈姑娘要问何事?”
这一次,唐尧没有称呼沈袆为世子妃,眼神也内敛几分,不再随意。
沈袆一笑:“听说唐大人出身武林世家,对江湖之事甚为熟知,不知是否听说过何门何派善用银针为暗器?又有谁善使窄剑?可一剑封喉,置人于死地?”
“银针做暗器?”唐尧略作思忖,摇了摇头:“银针轻细,多为女子所用,我不太清楚,要说窄剑以及善使...”
唐尧抬起手中的长剑,笑道:“我手里这柄便是窄剑,不谦虚地讲,我有一剑封喉的本事,至于其他人,我倒认识一位,名叫秋无寒,江湖人称无寒夺命剑。”
“唐大人与秋无寒相识?”沈袆一怔,神色黯然。
“没错,有过一面之缘。”唐尧点头,反问:“好像沈姑娘与秋无寒的交情也不错吧?你为何不去问问他呢?”
沈袆轻叹一声,伤感地摇了摇头:“我与秋无寒情同兄妹,若是他在,我岂能不问他,只是...他已经遭人暗算,见不到了。”
唐尧问道:“这倒没听说,是遭何人暗算?”
沈袆再次摇头:“不知道,我觉得很可能就是杀害陆放的那个凶手,我会找到他,也会杀了他。”
沈袆的话语很轻,不像在说要杀人,可唐尧从她的眼神中看出了杀气。
唐尧点了一下头,轻声劝慰:“沈姑娘,人死不能复生,还要节哀顺变,而且据我所知,秋无寒的剑法超群,能杀他的人必定不一般,你还是要小心一些才好。”
话语间,唐尧竟然不合时宜地笑了一下,眼神中又露出那种懒散,只是沈袆尚在伤感,未曾留意,也便稍纵即逝。
这种案子很难查,什么线索都没有,总不能把天下用剑之人都抓起来严刑拷打。
莫说是为了一个陆放,就连当初行刺世子的那个假唐尧,至今也没有抓到。
另外,眼下的朝廷属多事之秋,也着实无暇顾及一个光禄寺郎中令的死。
雍州境内的战火蔓延,司马盛的秦州军已经强渡渭水,兵锋直指扶风郡,并与南卫军参军呼延庭所率的兵马交手。
正因如此,司马长风一直守在杜水附近的美阳县,时刻关注前方最新的战况,并及时调动兵马,以备不时之需。
按理说,安西将军司马盛的此次动兵,已经到了谋逆叛乱的程度,若照以往,天子必定会下诏全面讨伐,更会将齐王府的人捕拿下狱。
然而,天子司马简并未如此做,连一个罪名都没颁下,只是让太尉柳樾解除司马盛的兵权,这就让人有些看不懂了。
天子没说有罪,柳樾却让齐王世子司马盛交出兵权,司马盛当然不会束手就擒,也必然要进攻,因此喊出了“清君侧,诛奸佞”的口号。
对于皇兄的做法,司马长风也感到奇怪。
如果说真想借此废除柳家,司马盛所领的秦州军远远不够,甚至还很可能会被柳樾调集的大军吃掉。
另外,这样的做法,恰好顺应了宣王司马丛的企图,如果他领兵西进,以策应司马盛的名义攻取长安,那才是最大的麻烦。
不管怎样,司马长风绝不会让秦州军进入长安境,哪怕是帮助柳家,他也要挡下司马盛。
长安城外战乱不停,城内的百姓自然要惶恐不安,他们不知道这天下会乱到什么程度,也不敢轻易出城避祸,只能忐忑地度过每一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