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柳家的担心(1 / 2)
西凉铁骑和北氐军入雍州,不仅击溃了司马盛的秦州军,也让那些欲来分一杯羹的其他诸王闻风而逃。
唯有宣王司马丛依旧执反叛的大旗,率领安北军猛攻函谷关,试图进入关中平原。
不过,司马盛的遭遇让司马丛起了警惕,急忙分出一部分兵马回撤,驻防洛阳城,防止自己的大本营也被人端了。
对于雍州境内的平叛,朝廷上下喜忧参半。
喜的是长安城的险况终于化解,只要能再击溃宣王,本朝最大的一次叛乱便可彻底平定,而朝臣们的忧虑则在于北氐军。
自新帝登基以来,北氐王便毁约犯境,朝廷征讨多年未果,双方一直处于敌对之态。
如今,西凉军竟然引敌入境,甚至还抵达长安城外,这岂不是引狼入室?稍有不慎便会酿成大错。
当西羌校尉左竣入朝面圣时,以丞相柳镇庆为首的朝臣们提出了这个质疑,并奏议天子应趁此时机剿杀北氐王姚雄。
“此番,姚雄受臣之邀,随左刺史为平叛而来,心向朝廷,义遵天子,怎可在功成后杀之?如此行径岂不让天下人耻笑,更是陷天子于不义。”
虽然是吴寿安联系了北氐王,可书函出自司马长风的军帐,他必须要替姚雄说话,更不能让质疑落在左大城的身上。
“陛下,西境本是族群众多之地,民风多有不同,当以震慑安抚为上,氐人之所以在本朝动乱不止,实为司马盛在秦州对氐人大举驱赶奴役,导致氐人心存不满所致,并非氐人不遵法度,更不是凉州的纵容。”
司马长风极力替姚雄辩解,也为左大城撇清责难,这让柳镇庆极为不满,出列反驳。
“车骑将军,非我族人,其心必异,就算你说的是事实,你如何保证氐人不存反叛之心,若是生变,你能担此大责吗?”
凉州军与北氐军的介入,打乱了刘镇庆的计划,导致这一战不仅没有削弱司马长风的兵力,反倒让他有了更大的倚仗。
这很麻烦,柳镇庆要破掉司马长风与西凉以及北氐的同盟。
“好了,这事以后再议吧,眼下还有其他的事情,函谷关的战况如何了?”天子司马简打断了柳镇庆的话,询问起东边的战况。
眼下,继续争论这种事情并无益处,反倒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不如等解决了司马丛再做安排,听到天子的问话,柳镇庆也察觉到有些心急了。
听了柳镇庆的奏报,司马简略一挪动身子,视线扫过司马长风:“车骑将军,既然城外驻有大军,多事需有协调,你既为司隶校尉,那就负责协调之事吧,另外命那些兵马暂屯于高陵,等待军部的调配。”
听到天子的安排,司马长风执礼领旨,柳镇庆与柳樾父子皆是一愣,想一想又觉得并无不妥,也就未再质疑。
朝议过后,司马长风请左竣入府详谈。
路上说起沈袆,司马长风苦笑:“左兄,她一直未曾记起往事,所以我也不再强求,记不起来更好,也能少一份心痛。”
左竣的年纪比司马长风大,听到司马长风以兄长相称,赶忙拱手道:“六皇子,我对当年之事曾有耳闻,听说很惨烈,我父亲得知消息后,更是扼腕叹息,您说得也对,回忆起来还真不如忘却。”
其实,左竣知道司马长风的另一层担心。
云家被灭族,下旨之人正是司马长风的父皇,如果被如今的沈袆得知,这份仇恨怎么算?一定也会怪罪到司马长风的头上。
无论司马长风如何辩解,沈袆都与司马皇族是死仇,一切情爱也就断了。
返回将军府时,府门通事告诉司马长风府里来客人了,而且还是氐人,世子妃正在畅合堂接待客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