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详谈(3 / 4)
写不顺耳的还是矫正了一下。
一听李震不让他们自称奴才,所有的人顿时慌张得一起跪了下来。查尔泰更是惶恐的叫道“主人,奴才们哪里做的不对,请主人责罚!”
这一场面顿时令李震大感惊讶“你们,没有哪里做的不对!”
“那主人为什么不要奴才们了?”查尔泰这个时候神情才稍微平静一些。
“我没有不要你们呀?”李震奇怪的问。
“没有不要奴才们,那为什么不让奴才们自称奴才呢?”查尔泰非常绕口的说了一堆李震莫名其妙的话。
“不让你们自称奴才就是不要你们了吗?我可没那个意思。”李震更加疑『惑』了。
知道李震并不是不要自己等人,查尔泰才放松了下来,然后开始向李震述说了这个奴才的意思。
“奴才”一词,虽含鄙意,却在清朝典章制度上有着一个特殊的位置。满洲人入关前,大体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虽然占据了中原,但奴隶制的胎记并未完全退去,满洲人内部仍保持着很浓厚的奴隶制习气。
清朝规定,给皇帝上奏章,如果是满臣,便要自称“奴才”;如果是汉臣,则要自称“臣”。汉臣如果自称为“奴才”就算是“冒称”。
“奴才”一称,从表面看,似不如“臣”字体面、尊严,实则“奴才”要比“臣”金贵得多。“奴才”,实际是一种满洲人主奴之间的“自家称呼”,非“自家人”的汉人是没有资格这样称呼的。
俗谚云:“打是疼,骂是爱”,清朝皇帝让满臣自称“奴才”,实际是骂中之“爱”;反之,不让汉人称“奴才”,则是因为缺少这份“爱”。而一旦不让对方自称奴才,也就相当于要将其驱逐出门了,所以查尔泰才如此的惊慌。
知道原由,李震暗自苦笑起来,他早知道一些古人的规矩多,但是没想到居然会多到这种程度,一个称呼都有这么多讲究。
“既然这样,你们爱怎么称就怎么称吧!”李震无奈的摇了摇头。
一百零六人这才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然后按照李震的吩咐,只查尔泰和多昆留了下来,其他人则都到旁边吃饭去了。
“你们这席子编得还真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