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铁塔柔情(1 / 2)

加入书签

被安排在第一排,芙蕖自然是没有办法继续背书了,只好饶有兴致地抬头,看吕思海的表演。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没有想到,吕思海一上来便放大招,声情并茂地开始朗读徐志摩最出名的诗作《再别康桥》。

西南地区人民,少有普通话说得字正腔圆的,吕思海也不例外。

夹生普通话,配上吕思海的拿腔作势,只会让沈芙蕖感到,十分滑稽。

沈芙蕖低下了头你,只怕自己再看下去,会忍不住“噗呲”笑出声来。

讲台上,吕思海还在侃侃而谈。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我国近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新月派的代表诗人,用诗歌歌颂‘爱、美和自由’,代表作有《再别康桥》、《偶然》、《雪花的快乐》等……”

“徐志摩一生致力于追求和歌颂美好的爱情,其中这首《偶然》,便是他写给他的爱人林徽因的情诗……”

一阵照本宣科,应该是从某一本介绍徐志摩的书上抄下来的。

芙蕖低着头,脑袋里想着刚才背的《时事政治》,思绪早就飞到了九霄云外。

“沈芙蕖!”讲台上的吕思海,突然喊她的名字,把芙蕖吓了一跳。

“沈芙蕖,上个星期我给了你《偶然》这首诗,请问你有没有认真看?”吕思海问道。

《偶然》这首诗,是徐志摩写给女神林徽因的情诗,算是文艺渣男徐志摩的自作多情。

不过,不得不承认这首诗,写得实在是太好了!

徐志摩不愧是情诗圣手,文采斐然,情真意切。

沈芙蕖站了起来。

“《偶然》这首诗,其实就是徐志摩的自作多情之作。”

一句话,震惊四座。

当时的高中生,了解徐志摩和林徽因这段故事的人并不多,听沈芙蕖这么说,只道她是暗讽吕思海自作多情。

教室中,响起了一片“嗡嗡嗡”的议论。

吕思海的嘴角牵了一牵,笑容僵在了他的脸上,看来,他也以为,是沈芙蕖在暗讽他。

“不可否认,徐志摩的在当时的中国诗坛,便如同是暗夜中一轮皎洁的新月。”

“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他人品上的不足!”

“在已有原配张幼仪的情况下,打着追求婚姻自由的旗号,抛妻弃子,苦苦追求林徽因而不得。”

“后来,又枉顾公序良俗,与有夫之妇陆小曼暗通款曲。”

“所以,徐志摩作为诗人和作为男人,其实是非常割裂的。”

沈芙蕖的这一大段对于徐志摩的评论,观点独到深刻,在八十年代,在对徐志摩一片溢美之词中,简直是一股振聋发聩的泥石流。

吕思海当然没有想到沈芙蕖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对于徐志摩本来就一知半解的他,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座中的同学们,即便是不知道徐志摩,但是,台上的吕思海和台下的沈芙蕖,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这下就尴尬了,自信满满,自诩为才子的吕思海,被沈芙蕖几句话,驳了个体无完肤。

沈芙蕖乘胜追击。

“所以,我们写诗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表达自我,歌颂美好,而不只是为了争一些虚名假利。”

“更不能用诗歌作噱头包装自己,其实内里,不过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草包!”

沈芙蕖的这几句话,针对性实在是太强了!

谁都能听出来,她是在说吕思海。

台上的吕思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