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2 / 5)

加入书签

她锁起来,她偶尔说两句软话,对方只会觉得她已经服了,这些都是她后来杀人的有利条件。”

导演听了陷入沉思。

制片还在细琢磨。

戚晚这时说:“你已经进入这个角色了,我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外表是软柿子,心里却插着一把剑。其实江蓠的心理早就变了,这个过程很漫长,遭遇强|奸和被父母卖给男方,只是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突然出现的催化剂,令她生出杀人的念头——这个念头就是拔剑的瞬间。”

制片接着说,社会上不是常有那种新闻吗,老实人闷声干大事,老实了一辈子,突然就爆发了。比如一个常年受挤兑的老实人突然拿刀杀了邻居一家三口,要不怎么说咬人的狗不叫呢。

这之后的讨论,黎湘依然是话最少的,她偶尔会看向戚晚。

戚晚很沉浸在讨论中,但有时候也会发现黎湘的注视。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似乎黎湘在看她时,目光会相对柔和一些。

但她记得黎湘的粉丝说过,她们喜欢她身上那种温柔平静的感觉,好像什么都游刃有余。或许当黎湘看向其他人时,他人也会有类似的错觉吧。

直到讨论结束,导演和制片先一步离开,戚晚还要留在桌前将速记下来的笔记整理出来。

黎湘也没有走,反而多坐了几分钟,就看着戚晚整理。

戚晚一边记录着,一边头也不抬地说:“我这么说你不要生气啊,我觉得这部戏你比之前要投入,拍《她有罪》的时候我老觉得你心不在焉的。”

黎湘回忆了一下,至今还记得戚晚那时候开玩笑说,让她去体验一下犯罪的感觉再来拍,不然进入不了女主角王垚的世界。

那是一个内心有着坚定信念,每一个脚印却都踩在法律界线上的女人。

“可能是因为,这部戏我忽然找到支点了。我会依据这个支点表现角色。”黎湘说。

戚晚看向她:“什么支点?”

黎湘微笑道:“和杀人犯共情。”

这五个字单独拿出来一定会惹来争议,谁会和杀人犯共情呢,主张的人是魔鬼吗?

戚晚问:“共情杀人么?”

黎湘说:“是共情杀人动机。”

同为女性,如果是自己处在江蓠的位置,会怎么做,怎么选?忍一辈子,还是赌一把?

会有一部分人选择前者,但他们也会明白后者。

共情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走向极端,而是理解那样做的原因。

正常人不会理解变态杀人犯无缘无故地将人分尸的心理,却会理解一个受压迫的弱者,鼓起此生最大的勇气,将自己的命压在赌桌上的决心。

戚晚:“法律不会放过她,不然这个电影过不了审。”

黎湘:“法律不会放过她,但她不后悔。她若选择忍,她在心里永远不会放过自己。”

戚晚没接话,她正在思考。

黎湘继续道:“生活里杀人犯也有请律师的权利,也有需要保护的权益,保护的不是她杀人的部分,而是犯罪之外的东西。如果她是无辜的,被冤枉的,这部分保护就额外重要。如果她需要被理解,被共情,那么这部分保护就是最后的温暖。对于一个贫瘠的人来说,陌生人的关心是有力量的,许乔就是第一个给她力量的人。”

戚晚又一次看过来:“你真的入戏了,你和刚进组的时候不太一样。”

黎湘笑道:“谢谢,我会带着这个状态演好这个角色。”

话落黎湘便起身离开小会议室。

她没有回头,脑海中还残留着戚晚的表情和眼神。

这种感觉是相当奇妙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