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3 / 4)
律师点头:“条件有二,一是姚女士希望你以姚涓的身份争取到靳疏先生的支持,二是姚女士一直对当年下毒害她的元凶耿耿于怀,她希望她的女儿可以为她找出幕后主使,让他得到应有的惩罚。”
这话落地之后,书房里再度陷入沉默。
黎湘别开脸,看着暗处的角落,已经清晰的思路开始运转,快速捋清楚两个方向。
先说靳疏,得到他的支持并不容易,但她想姚仲春生前一定考虑过全盘策略,所以接下来这位律师会继续提供方案。
这部分并不难想通。
令她不解的反而是第二条。
姚仲春的意思是找出幕后主使,而不是下毒者。
也就是说,下毒者和幕后主使可能是两个人,或者两拨人。
能接近姚仲春且完成下毒的人应该在姚家,下的还是慢性毒,一点一点搞坏姚仲春的身体,虽然现在还不清楚目的是什么,但多半和利益争夺脱不了干系。
至于幕后主使,既然姚仲春一直在针对靳家,那么这个人必
PanPan
然在靳家,不可能是靳寻、靳疏,他们当时还是小孩子,所以嫌疑人一定集中在上一代。
除此之外这里面还有一个疑问,姚仲春被毒害,姚老爷子是什么态度?
姚老爷子会完全不知道下毒者和幕后主使的身份吗,他大概心里是有数的。但为什么这么多年都相安无事,和靳家继续保持合作往来?而且敢对姚仲春下手的人多半也是有分量的。
这么看来,姚老爷子很有可能和对方已经达成和解——姚家最终选择的还是大局,毕竟姚仲春只是坏了身子,没有丢掉性命。
想到这些,黎湘一时只觉得头疼,不只是因为眼前的迷雾,还因为接下来她将要面对的混乱和麻烦。
果然,滔天富贵没有白来的,回报越大风险越大。
她是理解姚仲春的。
换做她是姚仲春,她也会实施报复,没有理由自己受二十多年的苦,放任那些刽子手吃香的喝辣的。
这种事换一个脾气暴躁点的,大概会直接气死。
姚仲春一定很憋屈,姚家不为她争取,她还因此丧夫,丢了女儿。
是的,如今联想起来,谢柯的死大概也和这件事有关,女儿失踪多半也是那些人所为。
不过黎湘自认并不是圣母,她同情姚仲春,却更加清楚没有力量支撑的同情只是一种“虚情假意”,毫无意义可言。
所以她并不会因为同情就为姚仲春做什么,更不会甘愿做那把复仇的刀。
但如果不是出于同情,而是本着遵从本心的角度呢?
黎湘一动不动,只是轻声问了这样一句:“如果我拒绝呢?”
这话既是问律师,也是问自己。
律师回答说:“姚女士说了,你可自行决定。她知道这条路很艰难,所以她才愿意拿出所有股份作为回报。”
搏,必然是危险的。
不搏,她还是黎湘,只是黎湘,和过去一样。
不,心境上的她已经不同了,她不再甘于听从靳寻的摆布。
黎湘一时恍惚,忽然想到了十二年前自己说的话。
那时候她和辛念、戚晚的关系都还好好的。
那是她们最和谐,友谊最稳固的时期。
辛念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说要成为有担当的社会新闻记者,要去对抗那些黑恶势力。
结果呢,没有力量空有理想的热情,面临的是夹杂着冰刀的冷水。
戚晚说自己要成为作家,记录社会上的真实案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