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势如破竹(3 / 4)
给所有人选择的机会。”
“我们明白,伯爵阁下。”这两人自然点头称是。
他们本就是代表这批俘虏来探探林恩的口风,见林恩愿意善待俘虏,心中不由大定。
次日上午,林恩留一个中队驻守边境堡,亲率大军向西开拔,直指西边的一座大型庄园。
同时他还兵分两路,命老四约瑟夫领一千步兵与五百弓手南下,携五门火炮去扫荡南边的几座小型城堡。
走了没几公里,北边的老三就传来捷报,声称已攻克目标城堡,并按照预定计划继续攻打北边的另一座小型城堡。
一切都在按照林恩的战前预想进行。
在随后的一周时间里,他的三路大军横扫了拉斯洛刻意打造的五十公里无人区,攻克了整整十六座城堡、庄园或者市镇,俘虏守军超三千人,缴获粮草辎重无数。
至此,拉斯洛与其母安娜制定的据点拖延战术彻底破产,橡树郡最为柔嫩的中心地带已经彻底向林恩敞开怀抱。
当天晚上,三路大军在一座大型庄园内完成汇合。
林恩与核心将领们召开了一场小规模的军事会议。
“拉斯洛制定的战术本就落后,以小型据点构筑防线只适合贵族领地时代,根本就不适应大型军团作战,这一点在过去两年的王冠领地已经证实。
只有大型自治城市才能阻挡大军前进的步伐,即便我们这次没有装备青铜臼炮,无非就是要多些时间罢了。
诸位不能因为这几天的战果就感到骄傲或是自满,接下来金鹿堡方面一定会调整战略部署,最终决战就在眼前。”
林恩给这几天的战果下了结论,并以此告诫将领们不能盲目自信。
橡树郡也不是没有大型自治市,但那座城市位于该郡的南部沿河地区,又没有驻扎来自金鹿堡精锐军队,只有少量用于自保的城市民兵,对全郡的战略影响力几近于零。
林恩完全可以抛开那座城市的民兵团不管,先攻克那些有驻军的城堡与庄园,最后再慢慢料理这座城市。
以市民阶层的软弱本性,到时候他大概率能兵不血刃拿下那座拥有坚固城防的自治市。
这其实也算是贵族封建时代的一大特征,大型自治市的选址几乎不考虑军事作用,只以商业与手工业为导向,因此大多建在平坦的河岸地带,无法扼守险要地形。
偏向军事用途的城堡则大多规模偏小,至多驻扎数百人的军队,对于大几千人的军团难以起到多少阻挡作用。
因此,在真实的西欧中世纪里,经常会出现数千军队在敌国腹地内轻松转进数百公里、扫荡无数城堡与城市的情况。
城堡拦不住这种规模的军队,自治市与市民阶层又不敢拦,往往只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当然,林恩这次之所以这般顺利,也离不开青铜臼炮和舆论攻势的作用。
臼炮在守军心中制造恐惧,被他故意放走的俘虏们则将恐惧散播到其他据点与庄园。
后三天里,林恩的三路大军几乎就没经历过像样的战事。
每到一处据点,当地的守军就主动打开城门投降,约束他们的金鹿堡宫廷骑兵则早已放弃岗位逃之夭夭。
一些当地的庄园与村庄甚至还在主动派出使者来向林恩请降,只求伟大的白河伯爵能庇护他们完成春耕。
庄园里核心管理层,也就是沼地公爵任命的总管与管事们也大多逃回了金鹿堡,下边的人当然不愿死战。
对于这些庄园,林恩通常是先从本地的庄头里提拔一批管事,命令他们暂时管理当地农奴。
与此同时,前线的军情已经传回了金鹿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