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合同(1 / 4)

加入书签

第353章 合同

乔尼点点头,带英的汽车工业的没落,其实就是本土经济政策的变化导致的,带英刚开始的汽车產业红火,是因为关税保护政策,后来为了加入欧共体,不得不放开关税壁垒。

然后又在保英镑的大政策下,导致带英的汽车出口没有任何利润。

在1968年就成立了利兰集团,罗孚,凯旋,捷豹合併。

带英政府也开始减税什么的,但是这给代英汽车工业造成了致命一击,小本子的廉价汽车充斥著整个市场。

后来在前几年,也就是1977年利兰公司与本田合作,利兰是看到了小本子汽车的畅销,所以想与本田合作生產廉价汽车。

但是对於利兰汽车来说,这是最致命的,带英汽车卖的是品牌,所以利兰汽车彻底走向了深渊,丟掉了品牌。

所以现在利兰汽车看样子已经无法挽救了。

利兰汽车內部也是各种声音,乔尼等人之所以想做掮客。

一方面是李松有钱,而且还有技术。

李松与劳斯莱斯公司很像,因为劳斯莱斯公司也有汽车还有飞机发动机製造產业。

李松也有汽车工厂,还有飞机製造厂,在技术上完全没问题。

而且李松的个人名气,也有作用,带英这种老牌国家对於自己的品牌也是看的非常重。

这个时候带英还有他的骄傲,还不是后面把捷豹路虎什么的卖给三当家的带英,那个时候的带英才是真的没落了。

在90年代末期,宾利,劳斯莱斯这些品牌交易的时候还闹出不小的风波。

另外一方面就是李松有钱。

因为一个汽车品牌的价值很高,而西方最近正是金融危机,很多企业都在收缩。

最后就是只要李松收购了伦敦汽车品牌,保留工厂,那么等於说李松的產业也放在了带英,这样可以隨时拿捏对方。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是生意成了,掮客能够获得很多的利益。

“李先生,资源方面的合作,不知道是那些方面”乔尼开口问道。

“铁矿,铝矿,日不落联邦里面有很多这样的机会,而且这些矿出產的矿石,我全部按照市场价收购。”李松给出了一个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答案。

那就是销路!

“我会匯报给公司的,我想问题不大。”乔尼心里已经在盘算了,只要不愁销路,那么完全可以空手套白狼。

也就说只要李松签订长期合同,然后再付一笔定金,就可以拿这个合同去银行融资。

而且现在正是金融危机,工业开工率下降比较大,原材料市场前景很不好。

这个时候接手一些矿山什么的,一分钱不都可以。

当然操作一切都合法合规。

“我很期待好消息。”李松点点头。

“当然!”乔尼也开口说道。

当然这些东西还没到谈的时候,大家也就是提一句,后续再详细谈股份经营方式等等的。

百盛公司与贝都奇公司签订了星辉客机全球(除开內地)独家授权,约定每个自然年贝都奇公司最低销售一架星辉客机,百盛公司提供给贝都奇公司的星辉客机基础价格比市场价低20%。

贝都奇公司签订了五年的合同,五年已经足够了,要是没有市场,就当大家股东便宜买私人飞机。

因为贝都奇公司的股东已经决定,要是飞机卖不出去,那么就自己买下,因为飞机价格比市场便宜20%,大不了抵押贷款,最后银行收了飞机就是了。

双方都没有公开宣布这件事情,至於说售后维修保养这些,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