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幕徐开(6)(1 / 5)

加入书签

    这世上没有什么是一劳永逸的,是一成不变的,权力,制度,政策,律法……都会在时代的洪流中经历冲刷与考验,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就会因为一些人做出的事掀起波澜,变化也就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了。

    大虞国祚传承数十载了,开国之初所立种种,是符合当时国情及大势的,这也使大虞能从乱世废墟中重建,但如今世事变迁,国情大势俱在变化之下,旧制已难适用今下之需,改变是必然的趋势,如若不改,则祖宗成法将成束缚国朝的镣铐,每有想变之君王,必遭守旧派护道者激烈反对,视变革为对祖制的亵渎!

    楚凌所处的一个时期,即为一个变革与守旧激烈碰撞的特殊存在,他要平衡好新旧势力之间的角力,既要推行新政以固国本,又要避免朝堂分裂激化矛盾。他深知变革不能操之过急,须借势而行,以柔克刚,方能在旧有秩序的缝隙中开辟新路。

    这就是君王最难的地方。

    一方面是整个江山社稷都是自己的,但是在看不见的地方,却布满各方群体交织的利益链条,不推动改革的话,国家将停滞不前,民生困顿,外患内忧接踵而至;另一方面改革一旦触碰既得利益集团的根基,便会引发强烈反弹,甚至动摇统治基础,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更大的危机。

    不是所有的君王,都能承受如此大的压力与孤独。

    这也是为什么在楚凌熟悉的历史中,有一些君王支持了改革,明确了态度,但是在一次次交锋下,有些却选择了退缩,使得国朝带来极为割裂的损害,改革半途而废,政令反复无常,朝纲由此紊乱,民心亦随之涣散。那些曾寄望于上位者振作的士人寒了心,而既得利益者却更加猖狂,趁机巩固壁垒,使后来者举步维艰。

    楚凌不愿做那半途而废的君王,亦不甘心沦为祖宗之法的傀儡。

    “看到这些作何感想?”

    虞宫,大兴殿。

    冷漠的声音,从堆积的奏章后传出,大气不敢喘的刘谌,听到天子所问时,持有密奏的手不由微微一颤。

    冷汗在后背生出。

    对于天子的这次召见,刘谌原以为是跟九门提督府所办之事,与锦衣卫都指挥使臧浩,内廷太监师明有关。

    当初做此决断时,刘谌是做好心理准备的。

    可是天子的这次召见,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样,而是牵扯到另一件事,关键是这事儿也跟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没有什么要对朕说的吗?”

    楚凌放下御笔,抬眸看向半坐于锦凳上,神情明显有变的刘谌。

    “臣,臣……”

    回过神来的刘谌,额角渗出的冷汗滑落,如弹簧般从锦凳上弹起,朝着御前作揖行礼,只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