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要想富先修路(3 / 6)

加入书签

sp;正堂中,杨正山又将重山镇的地图挂在了屏风上。

    “迎河,发源于重山镇西路的三峰山,上游在重山镇西路有十二条支流,流向整体呈自西向东,流经大宁城、归宁城、建州城,宁州城,重山关,安源城、松州城,在近海卫入海。全长一千多公里,从建州城往西基本上都能通船!”

    “其中有四五处地方需要加深河道,如果能将整条河道贯通,中型海船就能沿着迎河直入建州城!”

    杨正山指着地图上的迎河,叙说着自己的计划,“本侯决定打通迎河,在建州城、宁州城、重山关北、安源城北、松州城南建立码头。”

    “借着这条河道,我们可以直接让海船深入重山镇,可以让大量的货物从重山镇运到腾龙卫,辽安城、蓟州城、甚至江南。同样也可以将货物运到重山镇。”

    “而除了河道,我们还有五条官道需要修缮,第一条就是贯穿整个重山镇的东西官道,这条官道一直都是重山镇的交通命脉,我们必须要保证这条官道的畅通。”

    “第二条是从复州城开始,经松州城、安源城,一直到庆华府城。”

    “第三条是从黑云山开始,连通重山关与靖安府的官道。”

    “第四条是自关山口开始,经西陵城、大宁城、到辽西的化德府城。”

    “第五条是黑云山至复州城。”

    “五条官道,三纵两横,在加一条水道,打通重山镇各城之间的连接,同时让重山镇与辽东辽西贯通。”

    “这其中有不少以前就有官道基础,但也有一些需要我们自己规划修建。”

    随着杨正山话语,堂内的各科的都事面色都变得凝重起来。

    如果说建造黑云城,开发北地,是一个宏伟的计划,那杨正山要修建的河道和官道就是一个庞大无比的工程。

    五条官道的总长度超过五千里,虽然大部分都有以前的基础,但其中涉及的工程量依然让人感到绝望。

    在这里可没有各种工程机械,所有的工程都要靠人工来完成,涉及到五千里的官道,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根本不是现在的重山镇能够承受的。

    搞基建杨正山是专业的,不过这次他的计划实在是太过庞大了。

    与当初在腾龙卫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腾龙卫的面积连重山镇的百分之一都不到,杨正山在腾龙卫修建的官道总长度还不到两百里,就算是算上其他的道路,也不会超过五百里。

    而重山镇呢?

    按照杨正山的计划要修建五千里的官道和一条一千多里的水道。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