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兴国公(4 / 7)

加入书签

谦虚,功劳全是将士们用心和拼命,还有太上皇和皇帝的信任,最后一点点运气,才有了这次的胜利。

太上皇比隆德帝难忽悠,但老头年纪大了,很多事情比隆德帝看得更明白。

这个年龄的李景孝,即便有人说他造反,太上皇第一个不信。

而且李景孝在朝堂上没根基,地方上更是毫无关系。

说他造反,告密的人才是疯子。

既然不会造反,又明显不贪权,李景孝的威胁度,就远远没有九边那些统领几万兵马的大将们危险。

甚至可以说,把李景孝留在京城,反而能震慑边军那些大将们。

所以太上皇对李景孝的态度,明显很是和善。

这让隆德帝在心里不由腹诽,暗道自己这位父皇,还真是霸道。

现在都一心修道了,却还是想把所有军权都抓在自己手里。

好在李景孝虽然年轻,可到底还是心向着自己这个名正言顺的皇帝。

这么一想,看李景孝就更顺眼了。

看的太上皇不由在心里叹息一声,这个儿子当初就不是按照皇帝的标准来培养的。

所以到底还是缺了些帝王心术。

看一个人顺眼时,怎么看都觉得对方极好。

却不知,他这种态度,对他自己和臣子们都不是好事。

随后直接封赏李景孝为兴国公,正式上任五军都督府右都督一职。

不过副总兵的任命,既然仗已经打完了,自然就没了统兵在外的资格。

李景孝无所谓。

甚至就连殿前司副都指挥的位置,他其实都已经不想要了。

不过李景孝不想当,皇帝第一个不答应。

即便他什么都不做,甚至和皇后亲弟弟,也就是殿前司都指挥使曹伯年一样。

成天不去衙门报道,也不去宫里打卡上班都无所谓。

只要李景孝还是殿前司副都指挥使,兼马军统领,对外和对内都是一种威慑。

顺带着,升了个从二品的镇国大将军。

这种勋官实际上没什么用,也就是增加了俸禄和荣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