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群臣仗剑闯皇宫(1 / 2)
温体仁昨儿半夜来到值房,立即以内阁的名义,勒令巡捕营提督、参将给出解释。
同时召集其他阁臣,以及六部、五寺、通政司大小堂官,火速赶回各部官署。
理由是深夜动兵,恐有谋反之事,用词极其严厉。
不过重臣们收到召集令,个个目瞪口呆之余,没有人觉得不妥。
无论哪个派系,包括周延儒在内,都带上了家丁奴仆,火速前往皇城聚集。
要知道,燕京乃大明中枢,宫廷所在,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平日里调动一百兵马,都要经过兵部提请,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
如今巡捕营数千兵马,竟忽然深夜出动,兵围官署、拘捕官员……
李唐的玄武门之变,也不过如此了。
但凡大明忠臣,必须拿出拼死一搏的勇气,护卫当今圣上。
谁敢阻挠大臣回官署,谁就是谋反叛逆。
还好大明重文轻武,巡捕营兵丁不敢动粗,否则擦枪走火打起来,非酿出血案不可。
随着大量重臣回到中枢,巡捕营、锦衣卫派人知会,事情逐渐清晰。
到了天亮这会儿,大家基本弄清楚了,巡捕营乃奉中旨行事,并非擅自动兵。
尽管如此,群臣仍火冒三丈,疑心重重。
不少人怀疑,陈子履或用苗疆巫术,或用西洋邪术,控制了皇帝。
若皇帝迟迟不露面,还得考虑入宫勤王。
另一半人沉稳些,劝大家莫轻举妄动。
昨夜,皇帝召了锦衣卫、巡捕营两部堂官入宫,当面下的旨意,并非他人传旨。
曹化淳、刘侨等人又不是傻子,眼睛也没瞎,皇帝有没有被裹挟,理应看得出来。
不过再持重的人,也认为陈子履闹得太过分了,远超臣子之本份。
如果没有正当、充分,且势在必行的理由,必须予以严惩,以振纲纪。
削籍为民是底线,上不封顶。
为了江山社稷,大家舍了官位不要,也得把如此妄臣拉下马。
群臣反复派人去问,到底等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入宫觐见陛下。
大家伙要当面禀报,聆听圣训。
辰正时分,一干重臣再也坐不住了,文震孟振臂高呼,带着大家来到宫禁前。
文震孟手持利剑,厉声质问轮值宫卫,隔绝内外,是何用意。
再不通报皇帝知晓,大家就要硬闯了。
哪个不长眼的丘八胆敢阻拦,莫怪剑下无情。
其他大臣纷纷附和,正是如此。
不管发生什么事,大家都要立即面圣,确认皇帝安全无恙。
几十个大臣气势汹汹,王百户自然吓得裤裆湿透。
乌压压一大片,不是尚书,就是侍郎,或者寺卿、少卿。
最次最次,头上也有四品官帽,正儿八经的绯袍重臣,大明的肱骨栋梁。
哪个武将活腻了,谁敢对他们动刀兵?
别说出人命,哪怕擦破对面一点皮,他这辈子就算完了。
无休无止的弹劾,强如陈子履也扛不住,更别提小小一个百户了。
然而守卫宫门是职责,放大臣带奴仆冲进去,也是死罪。
左右都是死,不如拿刀割了自己脖子,换个抚恤算了。
就在宫门外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时候,曹化淳珊珊而来。
“各位大臣莫要急躁……有旨意。”
学着皇帝的口吻,肃然道:“你们要闹,看完这箱东西再闹。谁是大明的忠臣,谁是大明的奸佞,自见分晓。”
曹化淳说完,换回和气脸色,指了指身边的一个大箱子:
“周相、温相、何阁老、文宗师……大家找个地方坐下,一起参详吧?”
群臣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