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军部来人,定型生产,又缺人了(1 / 6)

加入书签

电话听筒里传来周震北沉稳的声音:“我是周震北。”

“团长,是我,石毅。”石毅回应,“我们厂最近研制了款100毫米高射炮,样炮实弹测试完成,团长要不要来看看?”

电话那头瞬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随即,周震北的声音陡然拔高,有些不敢置信:“防空炮?石毅,你确定?

不是,你们厂不是忙着搞罐头厂之类的吗?

什么时候又开启防空炮的项目了?”

“我们厂搞罐头厂项目是为了给工人盖住宅楼,那是副业。稳定之后,肯定要回归主业,要不是工人们确实住房困难,为了建造住宅楼,我们下了一番心思,搞了点副业,凑齐建楼的经费。

要不然防空炮早就亮相了,设计图早就画好了,只是一直没时间而已。

这不,罐头厂一稳定,我们就立刻开启防空炮的项目,我刚从后山回来,自检已完成,初步数据已经记录。”

“确定?”周震北再次询问。

“确定。”石毅的回答斩钉截铁,“最大射高14000米左右,对地有效射程18公里,理论射速每分钟9发。样炮经受住了极限射速、持续火力、最大射高等科目测试,核心指标达到甚至超出预期设计值。”他顿了顿,补充道,“详细测试报告和性能数据表,我随后派人送过去。”

“好!好!太好了!”周震北的声音激动得有些发颤,在电话那头连声叫好。

“石毅!你小子真厉害啊!不声不响的就将防空炮搞出来了,厉害,不服不行啊!

你等着,我马上向军区首长汇报,这炮,是我们急需的,一直拿高空的飞行物没办法,有了这炮,我看谁还敢来。”他几乎能想象到军区首长们看到这份报告时的震惊与狂喜,有些迫不及待准备挂断电话,立即去汇报。

“团长,”石毅连忙叫住周震北,“不过,样炮还有两个主要问题需要后续改进:一是全重近十吨,机动依赖重型牵引车;二是炮弹重30公斤,人力装填对炮组体力要求极高。我已经让技术科着手研究减轻装填手负担的辅助装置。”

“这些问题后续解决,当务之急是让首长们看到它的威力。”周震北的声音斩钉截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