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合作确定,下一个项目确定,小蘑菇(2 / 7)
有石毅在场要有排面。
谈判的核心,是利润分配和技术保障。石毅开门见山,重申了五五分成的原则,以及军一厂对技术保密和产品质量的绝对要求。
李怀德自然是满口应承,拍着胸脯保证轧钢厂绝对有能力,有决心完成任务。
“石厂长,您放心!我们轧钢厂几千号工人兄弟,觉悟高,技术硬!一定严格按照贵厂的标准,一丝不苟地生产!”李怀德说得慷慨激昂。
然而,当杨工拿出那份包含核心工艺参数和技术规范文件时,会议室的气氛瞬间微妙起来。
轧钢厂那位技术科长,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接过文件,手指在纸页上快速划过,眉头却越皱越紧。
“杨工,这…这份工艺要求,特别是这个热处理炉的温度曲线控制精度,还有这个材料配比的公差范围……是不是太苛刻了?我们轧钢厂现有的设备,怕是有点够呛啊。”他抬头看向杨工,眼神里带着质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抵触——军工厂的技术要求,都这么高吗?
杨工面色平静,但没有丝毫退让:“王工,这不是苛刻,这是保证产品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底线。
工具钳不是普通铁器,电饭煲的发热盘更是关乎安全。这些参数,是我们军一厂经过无数次试验和实际使用反馈验证出来的最优值。
达不到,产品的耐用度,安全性,甚至出口竞争力,都会大打折扣。砸的,是我们两个厂的牌子。”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尤其是电饭煲的发热盘涂层工艺和耐腐蚀处理,这是我们独有的技术点,也是外汇订单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轧钢厂无法保证工艺稳定性,导致产品在海外市场出现批量问题,这个责任,谁来负?”
老王的脸涨红了,嘴唇翕动了几下,想反驳,但看着文件上那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字和复杂的曲线图,底气又泄了几分。
他求助似的看向李怀德。
李怀德脸上的笑容也有些挂不住了,他没想到技术层面的要求会如此之高。
他干咳一声,试图打圆场:“这个…技术问题嘛,可以慢慢磨合。设备精度不够,我们可以想办法改进,或者添置,关键是要有这个决心,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