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事多的后勤,娄振华的后悔(1 / 5)
七月下旬的日头毒辣得能烤化柏油路面,空气中蒸腾着灼人的热浪。
石毅正站在一片巨大废墟前,汗水沿着他的脸颊往下流淌,军绿色的短袖衬衫后背湿透了一大片,紧紧贴在身上。
这里就是云爆弹工厂的选址,曾经废弃的兵工厂旧址。只不过根本没办法用了,只能重新修缮一遍,当然,修缮是好听的说法,基本上来说,大部分都需要重建。因为就算是车间可以用,但也达不到生产云爆弹的标准,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石毅的身边也围着一群同样汗流浃背的人——李建军带着工程兵部队的几个技术骨干。
摊开在两张临时拼凑起来的木桌上的,是测绘出的厂区平面图和几份初步的改造方案草图。
“厂长,您看这里,”李建军指着图纸上最大的一号车间,手指用力戳着,“原设计是装配车间,承重结构老化得厉害。按最高安全标准,整个屋顶和北面这堵墙,必须全部拆掉重建!用最厚实的钢筋混凝土,还得加钢筋网和缓冲层。不然,万一里头有个闪失……”
他没说完,但意思谁都懂。云爆弹的威力不是开玩笑,装配车间的安全就是一道生死线。
石毅眯着眼,并没有看图纸,而是看了眼远处那座巨大的破败厂房,问道:“工期得多长?预算呢?”
旁边一个戴着眼镜的工程部队的技术员立刻翻动手里的本子:“初步估算,光一号车间主体结构重建,材料加人工,至少这个数。”他报出一个数字。
石毅很干脆地挥了下手:“安全是底线,没得商量。
一号车间,按最高标准重建。
其他区域,你们再仔细勘测一遍,除了完全不达标的地方,看看有没有能利用原有结构的,能省一点是一点。
咱们国家现在百废待兴,尽量为国家省点经费。”
负责后勤保障的干部赶紧接话:“生活区的几排平房还算完整,只有屋顶需要大面积翻修,水电管线老化严重,基本要重新铺设。
另外,离最近的干净水源点有将近五公里,用水是个大问题。运输路线我们初步规划了两条,一条走西面山坳,近但路况极差,另一条绕南面旧公路,远将近二十公里,但路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