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汇报,开启金乌计划。(5 / 6)

加入书签

装了多重电磁屏蔽和物理隔音设施的房间门口,挂上了一块没有任何标识的厚重金属牌。这里是“金乌”工程前线指挥部。

石毅站在巨大的工程态势图前,眉头紧锁。

图上标注着“主约束场超导磁体线圈预制区”、“第一壁材料实验室(临时)”、“等离子体诊断设备调试间”等字样。

陈工拿着一份厚厚的物资清单,脸上满是焦虑:

“旅长!最大的麻烦是超导材料。Nb3S线材的临界磁场和临界电流密度要求太高了。

按您给的‘金乌’设计参数,我们现有的实验室制备能力,产量低得可怜,纯度也勉强达标。

还有大型杜瓦(低温恒温器)的制造,涉及多层绝热、超高真空…工艺极其复杂。

材料实验室那边,老吴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盯着‘炎阳-I’的改进型做中子辐照模拟实验,但结果…距离您要求的‘低活化、耐高温、抗辐照肿胀’性能,还有很大差距。”

石毅的目光扫过清单上那些刺眼的红叉和问号,这些都是卡住“金乌”咽喉的关键瓶颈。

“超导材料…”石毅的手指在态势图上“磁体线圈”区域重重一点。

“两条路!一,动用最高级别外汇储备和特殊渠道,不计代价,全球秘密搜购所有能买到的Nb3S线材和相关低温设备。哪怕只有一公斤,也要弄回来。

二,集中国内所有相关研究力量,以‘金乌’提供的工艺路线为基准,成立专项攻关组。

在最短时间内,实现高性能Nb3S线材的稳定国产化。”

“至于老吴那边,‘炎阳-I’的方向是对的,但思路要打开。不要只盯着传统合金强化路径。把‘金乌’资料里关于氧化物弥散强化(ODS)钢、碳化硅纤维复合材料的章节,核心要点提炼出来给他。

还有,立刻组织精干队伍,对‘金乌’设计进行逆向拆解,找出哪些部件对材料性能要求是‘极限级’,哪些是‘高性能级’,哪些可以暂时用‘过渡方案’替代。

集中力量,先保证核心中的核心!‘金乌’点火的第一步,不需要它完美运行三十年,只需要它安全、可控地亮起来。证明这条路,走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