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金乌正式开始研发(4 / 10)
体,会导致冷却甚至破裂。”
“而且,”吴老加重了语气,“氚滞留是个大问题。氚是燃料,也是放射性元素。它会被材料吸收,滞留其中,不仅造成燃料损失,更会带来严重的放射性污染和退役难题。
我们需要的是低活化、耐辐照、抗热震、低氚滞留的‘神奇材料’。”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绝望,因为这听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会议室里的气氛更加凝重。材料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石毅沉默了片刻,走到保险柜前,输入密码,取出了另一份更厚的文件,封面标注着“金乌-材料篇”。
“吴老,各位,请看这个。”他将文件递给吴教授。
吴老疑惑地接过,翻开第一页,眼睛就猛地瞪大了。上面不是具体的配方,而是一些颠覆性的材料设计理念和从未听说过的技术路径。
“纳米氧化物弥散强化…原位复合材料…功能梯度材料…仿生多层结构…针对氚滞留的纳米陷阱设计与氢同位素渗透阻挡层…”
他喃喃地念出这些词汇,每一个都冲击着他的认知体系。后面还附有一些简化的制备工艺思路,例如机械合金化、火花等离子烧结等概念性的技术。
“这…这是…”吴老的手开始颤抖,这些思路如同在他漆黑一片的研究道路上,突然点亮了无数盏明灯,虽然每一盏灯指向的道路依然崎岖,但至少有了方向。
尤其是那个“仿生多层结构”,模拟贝壳珍珠层的结构设计来分散应力抵抗裂纹扩展,简直是神来之笔。
“这些…可行吗?尤其是这些制备工艺…”吴老的声音带着激动和不确定。
“理论完全可行,工艺需要攻关。”
石毅斩钉截铁地说,“集中全国最好的材料研究力量,包括中科院金属所、原子能院的相关实验室、各大高校的重点团队,以这些思路为指引,成立金乌材料攻关联合体。
您来总负责。要人给人,要设备调设备,需要进口特殊仪器或原料,打报告,我特批。
我们的目标不是一步到位做出完美材料,而是尽快拿出工程验证件,满足‘金乌’第一次放电实验的最低要求,哪怕寿命只有几个小时,只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