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状况频出(5 / 7)
吼在车间里回荡,所有人都低下了头,冷汗直流。
这是惨痛的教训!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参数疏忽,一个对“金乌”超常工艺要求理解的不彻底,导致了一场灾难性的失败。
沉默,死一样的沉默。绝望的情绪开始蔓延。CS线圈完了,时间来不及了,整个“金乌”计划都可能因此搁浅,甚至…
“哭什么!站起来!”石毅猛地喝道,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线圈是死了,但人还没死!‘金乌’更不能死!”
他目光扫过在场所有垂头丧气的人,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报废的线圈,封存,作为今后质量控制的反面教材。现在,不是追悔的时候,是解决问题的时候!”
他快速下达一连串命令:“立刻成立CS线圈事故调查组,钱教授牵头,彻底分析事故根因,完善所有工艺规程和环境控制标准,不允许再出现任何纰漏。”
“赵工,立刻评估现有场地和设备,我们需要并行生产两个CS线圈模块的方案。
重新规划生产线,能同时进行两个线圈的绕制和处理的工装夹具,立刻设计加工!”
“第三,吴老,你们的材料组,立刻分出一部分人手,协助超导团队。检查所有库存线材,优化绕线过程中的张力控制和弯曲半径,减少内部应力!研究更高效的在线局部放电监测方案!”
“后勤组,给我联系所有可能拥有类似规格Nb3S线材库存的国内外研究机构、企业,哪怕是实验室的样品、短段的残次品。用一切办法,买、换、甚至…借!
告诉他们,我们愿意用任何他们需要的资源进行交换。同时,督促国内生产线,不惜代价,将合格线材的产出速度提升百分之三百。”
他的命令一条接一条,思维清晰迅捷,仿佛早就预料到会有此一劫并准备好了预案。实际上,这是他基于对技术极限的深刻理解和在极限压力下逼出的应急反应。
“可是旅长…”赵工程声音干涩,“就算材料能解决,时间…重新生产一个CS线圈,最少也要七十天…两个并行…我们也缺乏足够的人手和特定设备…九十天的节点…”
“没有七十天!”石毅打断他,“我只给你们四十天!四十天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