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战列舰开工,路基定型,风暴(3 / 4)

加入书签

造出来。”

“对!干!”老师傅们也激动起来,纷纷围到图纸前,争抢着发言,技术人的较真劲儿上来了:“结构必须加强!新炮塔和新设备的重量分布得重新计算!”

“电力线路是重中之重!这能耗太吓人了,线径、绝缘、散热、电磁兼容,全是新课题!”

“冷却系统得大改!聚变堆、电磁炮、激光阵,哪个都是发热大王,海水循环管路得重新设计,可靠性必须万无一失!”

“焊接工艺得突破!有些新型特种钢材的焊接,咱们得立刻组织攻关组!”

“吊装设备得升级!新的电磁炮塔和反应堆模块死沉,咱们现有的龙门吊够呛,得赶紧打报告申请新的!”

会议室瞬间变成了热火朝天的技术攻关现场。

石毅带来的专家和厂里的技术骨干立刻扎堆,针对一个个具体难题争论不休,但又目标高度一致——必须把这艘前所未有的巨舰从蓝图变为现实。

石毅选择“密苏里”为基础,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这设计经过战火检验,结构成熟,有大量现成数据可参考,能极大缩短前期设计时间,确实“便宜”实惠。

更重要的是,这庞大的舰体和充裕的空间,正好能容纳初期体积重量都还比较“臃肿”的舰载聚变堆以及耗电惊人的新式武器。

先解决有无,形成战斗力,以后再优化缩小。

至于更先进的全新设计,他脑子里的“系统”里不是没有,但那需要耗费的“能量”,他得省着点用,留给未来更重要,关乎战略制高点的空天项目。

就在津门造船厂开始三班倒,灯火彻夜通明,为了“长城”级的详细施工图纸玩命攻坚时,石毅也没忘了陆军的兄弟们。

他抽空回了趟红箭旅,召集另一批技术骨干。

“海军有了大家伙,咱们陆军也不能落后。”石毅对着陆军来的几位装备专家和工程兵负责人说道,“给你们搞个更大,更带劲的——固定式战略级电磁轨道炮。”

“有多大?”一位陆军大校迫不及待地问。

“地上的,不用担心大小重量。”石毅比划着,“炮管更长!电容组更大!能量直接从聚变电网拉专线,或者配专用聚变供能单元,功率管够!目标就一个——”

他伸出四根手指。,“射程往四位数(公里)走,威力更是极大的增强,毕竟这口径为王嘛。泡的体积大了,口径也就变大了。”

初步设计方案很快出炉,那体积比舰载型号大了好几号,充满了冰冷的钢铁暴力美学。

预计有效射程直接瞄准了上千公里级别,使用的弹丸也更重更结实,专门用于战略威慑和打击敌后极端高价值坚固目标。

陆军相关部门拿到参数,欣喜若狂,立刻开始组织人手勘察地形、选择阵地、设计超加固工事。

这虽然不能动,但胜在射程变态、威力绝伦,是镇国神器级别的存在。

时间飞逝。津门造船厂最大的干船坞完成了适应性改造。

特种合金钢材通过专列源源不断运入。新定制的大型龙门吊安装完毕。

在一个朝阳初升的清晨,全厂的目光都聚焦在船坞。第一块超级加强的巨型龙骨分段,被力大无穷的新龙门吊缓缓吊起,在无数双紧张而期待的眼睛注视下,精准沉稳地安放在船坞底座上。

“嗤——!”耀眼的电焊弧光第一次为这艘巨舰亮起,无数焊花飞溅,如同庆典的烟花。

石毅站在高台上,望着下方初具轮廓的钢铁巨兽,心潮澎湃。

海上的重器已经点燃炉火,开始锻造。陆地的长矛也已绘就蓝图,即将铸就。至于空军的,则是不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