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灭土匪,卖盐,声望提高(6 / 8)

加入书签

,再也不用提心吊胆,担心土匪劫道了。

平安县城内,气氛却与外界的震动截然不同,一种蓬勃的生机在悄然涌动。

晒盐场成了县里最高机密和希望所在。在石毅的指导下,晒盐的流程不断被优化。

改进了引流沟渠,使得河水引入更顺畅。增加了沉淀池的数量和深度,让卤水更清澈。还根据日照角度调整了结晶池的深浅和坡度,加快蒸发结晶速度。

虽然工具简陋,全凭人力,但在科学的规划和高效的执行下,晒盐的效率还是在稳步提升。

第一批结晶出来,质量较好的盐,大约有三十多斤,被石毅小心地收藏在县衙库房几个陶罐里。

他没有急于全部出手,而是谨慎地拿出了五斤左右,交给李福去处理。

李福虽然只是个底层衙役,但毕竟是本地人,有些门路。

他找了个由头,悄悄接触了一支经常往来于宋明边境、信誉还算不错的大明小商队。这支商队的领头姓钱,是个精明的中年汉子,但做事还算公道。

当李福小心翼翼地拿出那雪白细腻、几乎看不到杂质的盐粒时,钱老板的眼睛瞬间就直了。

他做走南闯北的生意,对盐的品质再熟悉不过。这平安县出的盐,品相竟然比官盐店里许多上等青盐还要好,而且几乎没有苦味。

“李……李爷,这……这是……”钱老板的声音都有些发颤,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哪来的?”

李福按照石毅的吩咐,故作神秘地低声道:“钱老板,咱们明人不说暗话。来处你莫管,这盐量不多,就这点,想换点急用的东西,粮食、铁器、结实的布匹,特别是粮食,越多越好。价格嘛,好商量,肯定比市面上的官盐便宜。”

钱老板是个人精,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窍。私盐是杀头的买卖,谁敢乱说。但也是暴利的行当!

这平安县地处边境,天高皇帝远,这种地理干点啥,谁会管?

最关键,他可是大明人士,在大宋买点盐怎么了?

他心脏砰砰直跳,迅速权衡利弊。风险固然有,但这盐的质量实在太好了,利润足以让人铤而走险。而且,看这架势,平安县说不定以后还会卖,那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