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草莓机遇(1 / 4)
山城“棚鲜生”南坪新村店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诬陷风波后,非但没有倒下,反而因祸得福,名声大噪。
但王建安深知这种因“同情”和“猎奇”带来的热度是暂时的,要想真正在山城扎根,必须将这份关注转化为坚实的品牌忠诚度。
他让尹彬和小赵趁热打铁,推出了为期一周的“感恩回馈,品质见证”活动。
部分商品小幅让利,并加大了会员登记的推广力度,细心记录下常客的偏好。
同时他严令小赵和所有店员,必须比以往更加注重每一个细节,从蔬菜的精选、陈列到店内的卫生死角,绝不允许出现任何疏漏。
“现在无数双眼睛盯着我们,既有善意的支持,也可能有新的嫉妒和审视。我们做得越好,之前的清白就越有说服力,品牌就越稳固。”
尹彬则按照王建安的指示,加强了与刘大山老板的合作。
不仅按约定优先采购他提供的部分本地特色蔬菜,也计划将第一批反季大棚蔬菜以优惠价供给刘大山试水批发市场。
刘大山见识了王建安在处理危机时表现出的魄力,对这个年轻的合作伙伴更加看重,合作起来也越发尽心尽力。
山城店的局面算是初步稳定,并且打开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突破口。
王建安在山城又停留了几天,亲自坐镇,确保一切重回正轨后,才终于返回李家沟大本营。
合作社的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运转着。
保镇分厂在周建军的管理下,生产井然有序,业务范围持续扩大。
周建军经过上次王建安的谈话,明显稳重了许多,报销单据清晰规范,将更多精力放在了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上。
草莓脱毒组培实验室里,第一批组培苗在小刘和张老师的指导下长势良好,已经可以开始移栽到配套的育苗大棚中进行炼苗。
这项高科技农业项目的前景,让合作社的骨干们都充满了期待。
几天王建安在雁县棚鲜生总部召集了核心成员开会,详细通报了山城之行的惊险历程与最终成果。
大家听得心潮起伏,既后怕又自豪。
随后王建安又提出了接下来的几项重点工作:
第一,巩固山城市场,南坪新村店要持续优化运营,考虑在年内,寻找合适时机,在山城再开设一家分店,形成联动效应。
第二,全力保障反季大棚蔬菜供应。今年合作种植的村子更多,产量更大,必须提前规划好通往蓉城和山城的物流线路,确保蔬菜能及时地送达各家店铺和批发客户。
第三,制定《供应商管理与评估办法》,明确供应商准入资质,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对考核不合格或出现严重问题的供应商坚决清退。
第四,强化门店运营标准化,修订《棚鲜生门店运营手册》,增加“安全防范”章节,明确员工巡场频次和职责,尤其注意观察可疑人员和异常情况,严格规范食品加工区域的卫生管理和人员操作流程。
第五,建立《危机公关应急预案》,预案需明确不同级别危机的定义及报告流程,确保未来再遇类似事件,能第一时间启动预案,有条不紊地应对。
第六,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现有台账基础上,推行更精细化的“批次管理”。
要求从供货商出货、运输到门店入库、上架销售,每个环节都清晰记录批次号,确保任何一件商品都能快速反向追溯至源头,正向追踪至销售记录。
会议结束后回到李家沟,王建安又特意去组培实验室和育苗大棚转了一圈。
这几天忙着思考棚鲜生的未来规划,他都没时间去看草莓育苗的情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