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无霜(2 / 4)

加入书签

的兴献王。

那一年大名最大的动荡就是“宁王之乱”,最后连正德皇帝本人都御驾亲征了,作为当时兴献王府兼亲堂弟的朱厚熜,也就是现在的嘉靖皇帝,焉能装作不闻不问?

于是乎,当年的朱厚熜也上书请旨陪王伴驾,亲率兴献王府数百余精锐护卫,赶赴了平叛前线。

就连正德皇帝都是去捡便宜的,更不用说过去走走过场、表表忠心的朱厚熜了。

他的数百人几乎算是兵不血刃,也就是恰逢其会地参与了一场剿灭叛匪余孽的厮杀,却意外了有了一个收获。

收获的是一个孩子,一个倒在血泡之中的孩子,看年岁只有六岁左右,一身的衣着不甚华丽却大方得体。

遭遇“宁王之乱”那样的兵灾,别说斩杀叛匪余孽了,就算是无辜被波及的百姓都不在少数,而倒在血泡之中这个孩子似乎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后来位高权重的东厂厂公大人就跟在朱厚熜的身侧,作为兴献王府第一高手,他的唯一任务就是护卫朱厚熜的安全。

可是,当他看到倒在血泡之中的那孩子时,鬼使神差的有了一种亲切之感,竟然伸手将孩子抱在了怀里?

天幸那孩子只是昏死了过去,身上的血也大多数都是被迸溅的,最重的伤乃是后脑勺磕在了院门口的石阶之上。

老太监急忙渡了一道真气进入那孩子的体内,意外地发现那孩子的经络居然异于常人,似乎被人用天材地宝梳理过?

这样的发现让老太监兴奋不已,让他觉得怀中的孩子当真乃是天赐,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武学奇才啊!

后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偌大一个兴献王府难道还容不下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吗?

只是有了这个孩子之后,老太监的想法就产生了变化。

他在外单立了府院,又亲自挑选了四名丫鬟、四名小厮和两名婆子,算是给那孩子张罗的服侍之人。

等到那孩子苏醒之后,老太监更是托关系延请了当地的儒学大家到府上做文学教席,至于说武学启蒙自然是他亲自上阵了。

时任兴献王的朱厚熜自然也知晓此事,甚至为此还特意拨给了老太监两万两白银,毕竟穷文富武,从小培养一个练武之人不是那么容易的。

果然,那孩子无论是学文还是习武,样样都不落于人后,尤其是对武学一道,简直可以说一点就通。

等那孩子长到八岁之时,正德皇帝驾崩却身后无有子嗣,依照“兄终弟及”的古训,这天大的好事落到了兴献王朱厚熜的头上,也就是如今的嘉靖皇帝。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朱厚熜要到京城当皇帝去了,整个兴献王府这帮老人自然也都是要跟过去的。

于是,老太监就带着那八岁大的孩子北上京师,却并没有将其带入皇宫,而是在南城一处顶不起眼的地方买下了半条街。

表面上看着无甚特别,可那半天街已经被深度改造,其中更是豢养了不少武林好手和有天赋的孤儿。

当然了,这件事情老太监并没有瞒着嘉靖皇帝,甚至还亲自陪着皇帝陛下过去散心过几次。

比起东厂衙门来,南城那条并不起眼的半条街,才更像是东厂的核心所在,只是鲜为人知而已。

从兴献王摇身一变成为一国之君,身边其他人同样也水涨船高,老太监的地位更是非寻常人可比,大内的武学收藏几乎成了老太监的私产。

如此十数年,原本就有着一流顶尖修为的老太监,身上的功夫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着。

十年前,老太监暗自离开京师,到武当山“拜会”了一次武当第一高手冲虚道长。

五年前,老太监又一次偷偷离京,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