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章 相信夏菲(2 / 3)

加入书签

话头,“它们让你自己毁灭你自己。”

孙晴望向墙上的分析图表:“我们的大脑,连梦境都能构造出‘真实’,

那么,如果收割者的模因不是错误,而是一种‘更高维的真实’呢?

我们现在认知的‘现实’,在它们眼里,不过是低级的幻觉。”

米卡卡忽然抬头,冷冷补了一句:“你说的就是它们的战术核心。”

“颠覆认知,塑造新现实,让你们在认为‘已被打败’的幻象中真正死去。”

会议陷入沉寂。

最终,陆峰开口:“我们需要三个步骤。”

1.定义“污染源模因”结构本体。

这一步需要用小欠三号回传的全部意识残片,

构建一份“模因结构对照表”。通过对不同人类大脑的反应测试,

建立出“思维结构的脆弱面谱”。

孙晴负责将这一计划命名为:“忒修斯模型”——就如那艘不断更换零件的忒修斯之船,

在替换与残留之间,找出“哪个念头不是你的”。

2.建立人工意识缓冲器。

陆峰提出,要打造一个“中介意识体”,它既具备人类的认知特征,

又能自动识别、屏蔽模因攻击。

这将由纪老主持开发,代号为“月光体计划”——

一种基于AI与人类记忆构建的“可牺牲意识防线”。

这些“月光体”将成为第一批进入精神源核心区域的代理意识,

而非人类本体,避免直接污染。

3.拟定人类认知核保协议。

最难的一步。

陆峰提出了最激进的方案:在每一位核心战术科学家与飞行员的大脑中,

植入一个反向模因种子——一种源自人类信仰、文化、历史与情感的“精神灯塔”。

“如果我们的大脑是磁带,”他说,

“我们就要在上面提前刻一段旋律,当污染来袭时,

它会引导我们回到自己。”

这是一次最前沿的尝试:以人类自身的情感与记忆为锚点,

来定义“我是谁”,从而防止在收割者模因中迷失。

然而,就在“意识防火墙”初步框架建立后不久,晨曦一号再次传来一段未知信息。

它不是语言,也不是画面,而是一段被AI标注为“高度情绪结构共鸣图谱”的数据包。

经解析后发现,那竟是以陆峰的情绪模板为基底的一段“共鸣副本”。

——换句话说,火种舰中的某个系统,在无人接触的前提下,“模仿”了陆峰的意识痕迹。

米卡卡凝视那条数据线缓缓跳动,沉声说出一句令所有人背脊发冷的话:

“它们已经开始在模拟你了,陆峰。”

“你不是观察者。你已经成了收割者在意识维度中的靶标。”

纪老脸色发白:“必须立即隔离火种舰。”

孙晴却咬了咬牙:“不,火种舰不能退。”

陆峰抬起头,语气坚定如铁:“她是人类的希望。”

“那我们就必须——先把意识防火墙筑起来。”

……

项目启动当天,陆峰带领孙晴、

纪老以及数名顶级意识工程师走入了最深的控制核心。

那里,一组全息拟人脑神经框架漂浮在液态氦之中,

构成一排排数据之脑。上面空白、沉静,等待着“意识模板”的灌注。

“陆峰,谁来做模板?”

这是纪老在会议上抛出的第一个问题。

众人默然。

这是一个巨大的伦理问题。

因为一旦意识数据被抽取、复制乃至放入月光体之中,

便意味着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