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丁闻昔进了院子,丫鬟立马搬了椅子过来。
赵玄祐怕岳母坐着无事,命人去把温槊、老侯爷和魏姨娘都请过来一起纳凉。
禹州靠近西域,夏日里水果比京城还新鲜丰盛。
一家子轮流抱着两个孩子逗趣,说笑间又给他们取了小名,给赵绵则一个淳字,给赵瑞延一个宁字,皆是对他们的期许。
只可惜期盼虽好,女儿在出了月子之后却接连感染了两次风寒。
两个孩子都是一样的带法,同吃同睡,同进同出,阿淳好好的没事,阿宁却接连生病。
玉萦知道女儿先天不足,并未怪罪乳母和丫鬟,在小心呵护女儿的同时,再不敢将阿宁带出屋子了。
夫妻俩都没有说出口,但心里却都压着一块巨石。
女儿总不能一辈子不出房门吧?
夏日都这般难熬,入了秋天气转凉可怎么办?
侯府上下小心翼翼地到了两个孩子的百日,玉萦也没心情大肆操持百日宴,只一家人聚在一处吃了顿饭。
吃过晚膳,玉萦把两个孩子放到榻上,小心地替他们盖好被子。
阿宁已经睡着,赵绵则还睁着眼睛瞅着玉萦。
看着儿子乖巧的模样,玉萦忍不住伸手捏了捏他的脸蛋。
“今日祖母寄了家书过来。”
赵玄祐换了寝衣,走到榻边时有些神色不明。
听出赵玄祐语气有些古怪,玉萦顿时担忧地抬起头:“她老人家是不是很失望?”
当初劝着公公跟他们来禹州,原是想着让赵玄祐和公公多叙些父子亲情,但祖母年事已高,又在京城住惯了,当然不会跟他们一起离开。
赵玄祐和玉萦都跟老太君承诺过,年底要带阿淳和阿宁回京城拜见曾祖母,可阿宁这副孱弱的小身板,根本没可能把她带回京城。
上个月赵玄祐便给祖母去了家书,说起阿宁先天不足之事,禀告祖母今年只有他和老侯爷会回京城过年。
玉萦知道叶老太君有多期盼见到这两个曾孙,可玉萦舍不得跟孩子分开,阿宁走不了,自然阿淳也要留下。
“祖母知道阿宁身子弱,当然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