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又一春(1 / 4)

加入书签

五年的时间一晃而过。

又是一个三月,禹州还是乍暖还寒的时候。

“娘亲,我窗外的桃花开了,给你折一枝。”

玉萦正在窗前冥思苦想着诗句,赵颐允捧着一枝桃花从外头走进来。

他已经十岁了,完全是一副少年朝气蓬勃的模样。

他的模样像极了怀月,琼姿玉貌,眉目清寂。

玉萦含笑从他手中接了桃花枝,转身去旁边的博古架上取了花瓶过来,亲自把花枝插了进去。

“娘亲的功课还没写完吗?”

赵颐允六岁的时候,赵玄佑和玉萦便着手给他开蒙,在禹州城里寻了几位老师之后,还是决定请崔在亭来府里讲课。

他师承大儒,考中举人的时候就位列前三,若非兴国公府出事,他定然是能在会试里名列前茅的。

何况他还擅长书画,实在没有比他更合适的老师。

玉萦从前读书全靠自己囫囵吞枣地自学,如今家里请了这么好的先生,又是她的兄长,无须避嫌,她自是不愿意错过,每日都跟着赵颐允一块儿听讲。

当然,要做的功课也跟赵颐允一样。

崔在亭为人温和细心,教书的时候却不打马虎眼,对赵颐允和玉萦这两个学生一视同仁。

玉萦对四书五经还算熟悉,平常功课做得不错,对诗文可就一窍不通了,经常平仄大乱。

之前她让丁闻昔帮忙写了一次诗,被崔在亭一眼就看出来了,还说写得差不要紧,不能弄虚作假。

今日上完早课,崔在亭便给他们布置了今日作业,要他们以春为题写两首绝句。

玉萦坐在窗户边绞尽脑汁,也才写了半首。

“你都写完了?”

赵颐允“嗯”了一声,看了书桌一眼,笑道:“娘亲还没写完?”

玉萦叹了口气,也不逞强:“我是没这吟诗作赋的天分。”

“可娘亲有别的天分。”

这话听得玉萦心中一软,赵颐允说话做事都极为妥帖,当真没白养这孩子。

不止在她和赵玄佑跟前乖巧懂事,对弟弟妹妹也极为和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