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新的日子(2 / 2)
色,却是处于拉拢赵玄祐的心思。
在漓川相处得久了,她知道玉萦天资聪颖,亦羡慕玉萦有一副健康的身体。
看着玉萦努力念书习字,她有些淡淡的酸楚。
等到许久以后,得知裴拓倾心于玉萦,孙倩然嫉妒更盛,终于失态在玉萦跟前展露。
冲动过后,她明白和裴拓缘分已尽,怪不到玉萦身上,心绪也一点点平静下来,最终在家族遭变前去找玉萦做了交易。
她是看着玉萦一步一步从侯府的丫鬟走到今天的,而玉萦看着她从当初沦落到时至今日。
她不需要问玉萦是不是别有用心,玉萦也不必对她刨根问底。
虽不是朋友,但很多对身边人难以启齿的话,对方却都能明白。
“若侯夫人信得过我,我自是愿意。”
“甚好。”
玉萦相信她能把宫务打理妥当,跟赵颐允说过之后,赵颐允果然对孙倩然有印象,当即封她为宫中女官。
甩掉了繁杂的宫务,玉萦沉下心在乾清宫陪赵颐允批阅奏折。
在禹州的时候,她就跟赵颐允一起听崔在亭讲课,在学问上两人跟同窗一般。
乾清宫里,玉萦和赵颐允坐在书桌旁看奏折,赵绵则和阿宁在旁边画画,身处在金碧辉煌的殿宇里,却跟在禹州的时候一样轻松惬意,其乐融融。
赵颐允仓促登基,年纪又小,每日的奏折都是许相和六部尚书先批注后再送到乾清宫来。
赵玄祐有许多事要忙,每日都是玉萦陪着赵颐允一起看奏折。
说是批阅,赵颐允更多是在了解朝廷的运转,他们俩一起分析奏折里禀告的事情问题何在,先说说自已的应对之策,再对照着朝臣的批注来看。
大部分时候自然是许相他们的批注比他们写的更好,但时间长了,他们也能找出朝臣们批注的不足。
拿不准的时候便去问赵玄祐,再驳回去让朝臣再议。
“娘,你看看这份奏折。”这日赵颐允看完一份奏折,若有所思地递给玉萦。
玉萦一望见熟悉的劲瘦字体,眸色微滞。
“这是工部裴大人的奏折,他说各司各部都有不少空缺,与其为了填缺任用不合适的旧吏,不如加开一次恩科,选拔有才能新人,为朝廷吸纳人才。”
裴拓是工部侍郎,平王谋逆时他不在京城,而是在外督造河工,等他回京后京城已经平息了乱局。
“娘,你觉得不妥吗?”
见玉萦不语,赵颐允不解地问。
虽然当皇帝的时日尚浅,但赵颐允明白朝臣多是许相门生,剩下的也是势力盘根错节,拥护他都是审时度势,并非真心臣服。
若能加开恩科,新选拔出来的人才自是对他忠心,可以为他所用。
只不知娘亲为何蹙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