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穷妻《笫二部分》(2 / 4)

加入书签

活的憧憬与渴望。如果因为自己的犹豫和所谓的自尊,而耽搁了苦儿的大好前程,她将抱憾终身,永远无法原谅自己。

这一夜,周氏的内心在自尊与对苦儿的深情厚爱之间苦苦拉扯,备受煎熬。窗外,月光如水,洒在静谧的村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更添几分寂静与凄凉。屋内,周氏静静地坐在角落,思绪万千,一夜未眠。

当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如同希望的使者,穿过茅屋的缝隙,轻柔地洒在周氏那憔悴不堪的脸上时,她终于下定了决心。为了苦儿,为了这个家,她愿意放下一切,去承受那未知的艰难与羞辱。

周氏小心翼翼地起身,每一个动作都轻缓至极,生怕惊扰了还在熟睡中的苦儿。她轻手轻脚地穿上那件满是补丁的旧衣服,每一个补丁都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生活的艰辛。她将那只破旧的碗小心翼翼地藏在怀里,仿佛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随后,她悄悄地推开茅屋的门,一股清冷的晨风吹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此时的平安村,仿佛还沉浸在昨夜的梦境之中,清晨的雾气如一层薄纱,将整个村子温柔地包裹起来。远处的山峦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卷。村中的小道上,铺满了一层细碎的露珠,在晨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宛如散落一地的碎钻。周氏沿着这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小路,缓缓向村外走去。她的脚步沉重而又迟疑,每迈出一步,内心都在经历着煎熬。她低着头,不敢直视路边早起村民的目光,仿佛那些目光是一把把锐利的箭矢,会无情地刺痛她的内心。

出了村子,周氏来到了通往邻村的大道上。这条大道两旁,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田野里的庄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丰收的希望。然而,此时的周氏却无心欣赏这田园美景。大道上,偶尔会有行人匆匆而过,他们的脚步匆忙,神色各异。周氏站在路边,手中紧紧握着那只破碗,嘴唇微微颤抖,想要开口,却仿佛有千斤重的石头压在喉咙,让她难以出声。她的心跳急剧加速,仿佛要冲破胸膛一般,紧张与羞耻感如潮水般将她淹没。

终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拄着拐杖,缓缓走来。老妇人的身影在晨风中显得有些单薄,她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每一道皱纹都仿佛刻着生活的沧桑。周氏深吸一口气,鼓足全身的勇气,向前迈出一步,声音颤抖得如同秋风中的落叶:“大娘,行行好,给点吃的吧。”她的声音极小,小到几乎被风吹散在空气中。

老妇人停下脚步,上下打量了周氏一番,眼中闪过一丝怜悯。她从随身携带的篮子里拿出一个窝窝头,递给周氏,说道:“姑娘,看你模样也是个本分人,怎么落到这步田地?”

周氏接过窝窝头,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她低声说道:“大娘,我丈夫一心苦读,想要考取功名,家中实在贫困,没了生计,我……我也是没办法啊。”

老妇人叹了口气,说道:“唉,不容易啊。姑娘,拿着这窝头,赶紧回家去吧。”

周氏感激地向老妇人鞠了一躬,说道:“谢谢大娘,您的恩情我记下了。”

拿着这个来之不易的窝窝头,周氏的心中五味杂陈。这不仅仅是一个窝窝头,更是她为了苦儿放下尊严的证明。她深知,这只是开始,未来的日子里,她还将面临更多的艰难与羞辱,但为了苦儿,她已无所畏惧。

接下来的日子里,周氏每天都会趁着苦儿外出借书或者读书入迷的时候,偷偷出门乞讨。她走遍了附近的几个村子,每一个村子都留下了她孤独而又卑微的身影。她遭受了无数的白眼与嘲讽,那些冷漠的眼神和刺耳的话语,如同一把把利刃,一次次刺痛她的内心。

有些村民看到她来乞讨,不仅不给食物,还会恶语相向:“年纪轻轻的,不干活,出来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