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贞洁悲歌(第二部分)(2 / 4)
沉重的担忧默默深埋,并未过多表露。她只是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为逸之精心准备行囊。她把逸之的衣物一件一件地叠得整整齐齐,仿佛在折叠着对他的每一份牵挂,小心翼翼地放入行囊中。她还细心地准备了各种干粮,那些干粮仿佛带着家的味道,以及路上可能用到的各种琐碎物品,大到衣物被褥,小到针线火石,无一遗漏。她将自己亲手一针一线绣制的香囊,郑重地放入逸之的行囊。那香囊上,绣着一对栩栩如生的鸳鸯,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嬉戏,寓意着他们的爱情能够如同这对鸳鸯般,长长久久,永不分离。
终于,到了逸之不得不启程赴京的日子。清晨,天色还未完全亮透,天边只是隐隐泛着鱼肚白,仿佛黎明前最后的挣扎。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雾气,如同一层薄纱,将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村口那棵饱经沧桑的老树下,逸之和婉娘静静地伫立着,四周一片死寂,仿佛整个世界都屏住了呼吸,在为他们即将到来的分别而默哀。
逸之身着一袭青色长衫,那青色宛如山峦间深邃的松柏,透着一股淡雅与坚毅。他背着行囊,身姿挺拔,英姿飒爽,然而,他的眼中却难掩那如渊般深沉的不舍。他紧紧地握着婉娘的手,仿佛害怕一松开,就会失去她,目光饱含深情地凝视着她,声音略带沙哑地说道:“婉娘,此去京城,路途漫漫,山川阻隔,归期更是难以预料。但你一定要坚定不移地相信我,我定会全力以赴,努力考取功名,以最快的速度归来与你成亲。你在家中,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凡事多加小心,莫要让我在远方为你忧心牵挂。”
婉娘眼中早已蓄满泪水,如断线的珍珠般在脸颊上滑落,她微微点头,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说道:“逸之哥哥,我自然是相信你的。一路上,你务必小心谨慎,每一步都要留意安全。不管最终结果究竟如何,只要你能平平安安地归来,那便是我心中最大的心愿。”说着,她缓缓从怀中掏出一个荷包,那荷包绣工精致,上面绣着的花朵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递给逸之,“这是我为你精心准备的,里面有些碎银子,出门在外,难免会有各种花销,以备不时之需。”
逸之郑重地接过荷包,紧紧地握在手中,仿佛握住了他们之间全部的深情厚谊,那荷包上似乎还带着婉娘的体温。他抬起手,轻轻拭去婉娘眼角不断涌出的泪水,温柔而坚定地说:“婉娘,等我回来,我们就在这老树下举行一场盛大无比的婚礼,邀请全村的乡亲们都来为我们祝福,让所有人都见证我们的幸福。”
两人在树下,仿佛时间停滞了一般,又互诉了许久的衷肠。他们的话语,如同轻柔的丝线,缠绕在一起,编织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饱含着深深的眷恋与不舍,仿佛要将分别后的千言万语,都在这最后的时刻倾诉殆尽。直到远处传来同伴焦急的呼喊声,那声音仿佛一把无情的利刃,斩断了他们沉浸在温情中的时光。逸之知道,分别的时刻终究还是无情地到来了。他深深地看了婉娘最后一眼,那一眼,仿佛要将她的容颜刻入心底,然后,他咬了咬牙,转身,毅然迈出坚定的步伐。
婉娘静静地站在树下,目光紧紧追随着逸之渐行渐远的背影,泪水不受控制地如决堤洪水般流淌下来。她的眼神中充满了眷恋与不舍,直到逸之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那浓浓的雾气中,再也看不见一丝踪迹,她依然久久不愿离去。她只是痴痴地望着逸之离去的方向,宛如一尊永恒的雕像,心中默默祈祷着他一路平安顺遂,早日归来。
自逸之离开后,平安村的生活表面上似乎依旧沿着原来的轨迹平静前行,但对于婉娘来说,每一天都变得如一个世纪般漫长而煎熬。她常常独自一人,在黄昏时分,拖着沉重的步伐,缓缓来到村口的老树下。她轻轻地抚摸着那粗糙的树干,仿佛能感受到逸之曾经的温度。那斑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