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卖花姑娘(5)(1 / 2)

加入书签

腊月的姑射山飘着细碎的雪,平安村的大棚里却暖得能穿单衣。小零蹲在新扩建的郁金香苗床前,指尖拂过翠绿的叶片,听见身后传来汽车引擎的声音——是小富从县城回来了,他们的花店装修终于要收尾了。

“怎么样?墙面刷好了吗?”小零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小富摘下沾着雪的围巾,从包里掏出一张照片:“你看,浅米色的墙,搭配原木色的花架,跟你说的一样,像把大棚里的春天搬过去了。”照片里,花店的橱窗摆着几束风干的满天星,门口挂着块还没上色的木牌,等着小零亲手写店名。

自从秋天百合卖得红火,小零和小富就定下了开县城花店的主意。选铺面时,小富特意挑了离学校和小区都近的地段,还请了村里会木工的李叔做花架,连包装纸都选了环保的牛皮纸——小零总说,卖花不仅要卖新鲜,还要卖心里的踏实。

“对了,县农委的王主任昨天给我打电话,说想跟咱们聊聊合作社的事。”小富把照片递给小零,顺手帮她理了理耳边的碎发,“他说咱们的种花技术好,想让咱们带头,把村里愿意种花的农户组织起来,一起扩大规模。”

小零手里的照片晃了晃。她想起去年冬天,村里的张婶还来问过她能不能学种花,说家里男人腿不好,想找个在家就能干的活。当时她忙着筹备婚礼,只简单教了些基础,现在要是能搞合作社,不仅能帮到乡亲们,还能解决花店的货源问题,倒是件两全其美的事。

“可我怕弄不好,毕竟没经验。”小零咬了咬嘴唇,指尖捏着照片的边角。小富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传来:“别担心,王主任说会派技术员来指导,我也能帮着跑手续。咱们先找几户愿意试种的,慢慢来,不着急。”

正说着,二弟背着书包跑进来,手里举着一张奖状:“姐!姐夫!我考了全班第三!老师还奖了我一支钢笔!”他的棉鞋沾了雪,在地上踩出小小的脚印。小零接过奖状,看着上面“进步之星”的字样,笑得眼睛都弯了:“真棒!晚上姐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糖醋排骨。”

小富从包里掏出一个卡通笔袋,递给二弟:“姐夫也给你带了礼物,以后用这个装钢笔,好好学习。”二弟接过笔袋,蹦蹦跳跳地跑去找大弟炫耀,院子里传来兄弟俩的笑声。

母亲从厨房里探出头,喊他们吃饭。饭桌上,小零提起了合作社的事,母亲放下筷子,想了想说:“张婶、李叔他们都是实在人,要是真能带着大家一起赚钱,是好事。不过你得跟小富多合计,别让人戳脊梁骨。”

“妈,我知道。”小零点点头,夹了块排骨给母亲,“我们打算先找三户试种,我和小富去给他们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等收成了再帮他们卖,不赚中间差价。”

母亲这才放下心,笑着说:“这样就好,做人得实在,不能忘了本。”

接下来的日子,小零和小富忙着两件事:一是盯紧花店装修,二是走访愿意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张婶听说能学种花,当即就答应了,还拉着邻居赵嫂一起;李叔也来了,说想把家里的半亩闲田改成大棚。没几天,就凑齐了五户人家。

小零和小富帮着他们翻地、搭棚,还请了县农科院的技术员来指导。张婶学得认真,每次都把注意事项记在本子上,遇到不懂的就来问小零;李叔手巧,还帮着给其他农户修大棚的压膜绳。村里的气氛渐渐热闹起来,以前农闲时大家总在家打牌,现在都忙着在大棚里忙活,连孩子们放学后都来帮忙浇水。

正月十五那天,小零和小富的花店终于开业了。店名是小零亲手写的——“姑射山鲜花坊”,木牌上还刻了几朵小小的玫瑰。开业当天,王主任也来了,还带来了“乡村振兴示范店”的牌匾。乡亲们从村里赶来,有的帮着招呼客人,有的给店里送了自家种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