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卖花姑娘(2 / 4)

加入书签

蓝’,我听小富说快冒花苞了?”婆婆摆了摆手,推着轮椅往自家院子的方向去,脚步虽慢,却走得稳当,“念禾,跟奶奶回家,咱们去拿鸡蛋!”

念禾应了声,蹦蹦跳跳地跟着婆婆走了,小零站在杏树下望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暖烘烘的。她想起去年这时候,婆婆还因为她想扩大大棚的事跟她置气,说女人家不该抛头露面,现在却主动要给她炖鸡汤——日子就像这山桃花,一开始看着满树都是刺,等开败了落下来,才发现全是软乎乎的温柔。

转身往大棚走,刚掀开塑料门帘,一股湿润的暖意就裹了上来,混着淡淡的花香。大棚里架着好几排育苗架,上面摆着密密麻麻的育苗盆,大部分盆里都冒出了嫩绿色的小苗,只有最里面的几排,小苗顶端顶着小小的花苞,是淡紫色的,在暖光灯下透着淡淡的光泽——这就是“姑射蓝”,大弟和农科院的李教授合作了一年的成果。

“姐!你来得正好!”大弟的声音从大棚深处传来,他穿着件白色的实验服,袖口卷到胳膊肘,脸上还沾了点泥土,手里拿着张检测报告,跑得满脸通红,“‘姑射蓝’的耐寒性达标了!李教授刚发过来的报告,零下五度都能活,冬天也能开花,以后咱们四季都有特色花卖了!”

大弟把检测报告递到小零手里,纸上的表格里写着一串数据,虽然小零看不懂专业术语,但看着大弟兴奋的模样,也跟着高兴起来。大弟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学的是园艺专业,去年父亲走后,他主动从城里的园艺公司辞了职,回村帮小零打理合作社,天天泡在大棚里,连过年都没好好歇着。

“太好了,这样下个月送到省城实体店,就能当主打款了。”小零拍了拍大弟的肩膀,看见他实验服上的泥土,忍不住帮他拂了拂,“你也别太累了,注意休息。”

“不累!”大弟笑着摆手,眼睛亮晶晶的,“姐,你还记得咱们小时候,爸带着咱们在院子里种向日葵吗?那时候你就说,想让咱们村的花卖到山外面去,现在快实现了!”

小零愣了愣,想起小时候的事。那时候父亲还在,院子里种满了向日葵,夏天开花时,金灿灿的一片,她和大弟就坐在花丛里,听父亲讲外面的世界。父亲说,姑射山的土好,种出来的花比别处的香,要是能卖到山外面,村里人就能过上好日子了。那时候她还小,只觉得父亲的话像个梦,现在才知道,有些梦,只要坚持,真的能实现。

正说着,就听见大棚外传来热闹的说话声。小零掀开帘子一看,是合作社的农户们来了。张婶拎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刚蒸好的白面馒头,热气透过布袋子渗出来,闻着就香;李叔扛着个新编的花架,竹子是刚砍的,还带着点青皮;还有村东头的王大爷,手里拿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自家百合的种植数量,想跟小零商量着扩大种植面积。

“小零,我们来看看‘姑射蓝’,听说快开花了?”张婶走进大棚,看见育苗架上的花苞,眼睛都亮了,“去年跟着你种百合,赚的钱比种玉米多了两倍,今年我想再多种两亩!”

“我也是我也是,”李叔放下花架,挠了挠头,“我家那口子说,想跟着你学做鲜花皂,上次小静来教的,她还没学会呢。”

小零笑着把大家往大棚外的杏树下引,从随身的包里拿出账本,翻开去年的分红记录,一笔一笔念给大家听:“张婶家去年分红八千二,李叔家七千八,王大爷家因为种了反季百合,分红一万一……”

每个人都凑过来看账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张婶拉着小零的手,眼眶有点红:“小零啊,要不是你带着我们,我这辈子都想不到,种花都能种出这么好的日子。以前我家那口子总说,农民就该种粮食,现在他天天帮着我打理花田,比谁都积极。”

小零看着眼前的乡亲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