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补充川军武器(2 / 3)

加入书签

弹药送到23集团军军部的时候,得知情况的刘湘司令,直接称陈振华是所有川军的好兄弟,今后有陈振华在的战斗,川军的官兵一定要帮帮场子。

经过两次在吴兴城内的战斗以及对吴兴城的包围战,这使得桂军第7军的官兵,与川军的兄弟们,一起将吴兴城牢牢掌控在手中。

当然,此时已到了11月29日,比原计划中防守吴兴城的时间又延长了4天,当然,看着大量的国军官兵,从湖州周边撤往金陵地区,陈振华也彻底放下心来,毕竟小鬼子对国军溃兵的追击是分批次的,这样拖延了几天,也尽可能减少了国军官兵的损失。

当然,此时的陈振华却不敢轻言撤离,毕竟驻守在此地的是桂军第7军,而按照最高统帅部的要求,最高统帅部还没有给第7军具体的撤退时间。

所以,在未得到具体撤退时间之前,国军第7军的官兵,和川军的144师,以及145师就需要一直坚守在湖州,坚守在吴兴城,以防小鬼子的官兵越过这里。

当然,随着由牛满岛率领的第6师团36旅团的小鬼子的到来,自信心爆棚的牛满岛少将,再加上114师团128旅团的一个联队的兵力,在经过一番踌躇思考,以及小鬼子飞机对吴兴城的猛烈轰炸之后,又开始蠢蠢欲动。

时间已经来到了11月30日,当然,此时第6师团的师团长谷寿夫,以及位于其后的第18师师团也逐渐逼近上来,这对第7军以及川军两个师的防守更为不利。

为了保险起见,为了更好地节节阻击小鬼子,所以陈振华与周祖煌军长等人商议,无论是第7军的170师也好,还是172师也好,或是川军的145师和144师也好,都分出一半的兵力撤往后方的广德、泗安等地进行防守。

而只保留一半的兵力,在吴兴城后方的李家巷丘陵阵地进行驻扎,毕竟此时的吴兴城以及后续的李家巷丘陵地区,连续三天遭到小鬼子飞机的狂轰乱炸,虽然陈振华借助九二式高射机枪,也击落过三架小鬼子的飞机,但却无法解决整个战场上小鬼子的制空权问题。

相反,小鬼子在吴兴城周围,以及李家巷的丘陵地区,投放了远比历史上更多的航空炸弹,几乎将这一片丘陵完全夷为平地。

虽然第7军剩余的官兵和川军剩余的官兵,已经非常严格地按照陈振华所教导的方式挖掘工事,以阻击小鬼子的航空轰炸,以及小鬼子的炮兵轰炸了,但依然难以解决小鬼子炮火猛烈的问题。

毕竟哪怕是第7军拥有二十四门火炮,鉴于防守的安全考虑,也分出了一半的火炮到后方的广德和泗安。

因而,炮火的火力程度又减少了一半,最主要的是对于小鬼子的空军,此时的国军完全没有反制能力。

致使第7军的火力难以与小鬼子第6师团以及第18师团的火炮攻击力相抗衡,再加上小鬼子拥有大量的空中轰炸,即便陈振华将系统空间里的高射炮炮弹全部用尽,也未能解决小鬼子大量的航空轰炸。

反倒为广大第7军的官兵,引来了更多的地狱覆盖式轰炸,反复的覆盖式轰炸,所以,剩余的一半川军和第7军的兵力,在战火中又有一部分牺牲了。

当然,在吴兴城发起了惨烈阻击小鬼子第6师团战斗的同时,在苏福县以及江阴县的第36师、87师以及88师的官兵,分别在三条战线上,与小鬼子的申城派遣军,展开了节节败退的殊死搏斗。

尤其是苏福线上的一些战壕,也发挥了一定作用,对小鬼子的进攻,起到了极大的延缓效果。

当然,这些延缓了小鬼子的进攻步伐,也让小鬼子的兵力遭受了重大损失,然而,小鬼子的战争机器已然全面开动,所以在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的要求下,小鬼子再次从本土运送来了大量的补充兵员。

从而对第3师团、第6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