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未雨绸缪,再次提升88师的攻击力(2 / 3)
兵,此时的陈振华完全顾及不上,不过好在,据陈振华对历史的了解,教导总队的官兵,实力保存还是最好的,当然还有火炮力量。
相信在未来与小鬼子进攻金陵的战斗力较量当中,单独应对小鬼子的第101师团,还是没有太多的实力差别,但是相较于小鬼子的第11师团的火力,那就大大不如了,毕竟小鬼子第11师团,拥有大量的105毫米的重炮。
至于其他的国军官兵,在面对小鬼子第11师团,以及第9师团的第6旅团,甚至包括重新补充之后,恢复部分实力的第3师团和第114师团来说,那就完全不是小鬼子的对手了。
就这样,262旅的旅长朱赤,直接带领着262旅523团和524团,加起来剩余不足3000人的兵力,前往到了牛首山后方一带,两侧山岭进行设伏和防御。
当然,朱赤旅长,给523团和524团布置的阵地,也不是完全平行的集中于两侧,毕竟也要防备小鬼子的空军轰炸机全面轰炸。
因为小鬼子的空军,在地面上第6师团的小鬼子的引导之下,此时小鬼子空军的轰炸精准度非常之高,同时投掷的航空炸弹,相较历史上更加的多,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对于国军官兵造成的伤亡很大。
二六二旅的两个团,则不是直接成同水平的梯字形分配,而是523略为靠后524团的防御阵线后方500米。
所以首先面临老鬼子谷寿夫师带领的第六师团的小鬼子,则是陈振华最熟悉的524团,也是现在整个88师最强大的团,毕竟在陈振华的全力接济之下,在团长韩先元的带领之下,也是88师火力最强大的团。
很快就布置在牛首山的右后方侧面的山岭上,1600多人,呈现一字长蛇阵蜿蜒在山岭上大约3公里的防御距离上。
当然,陈振华借助自己的七十二路弹腿,以及对于牛首山到整个雨花台两边山岭的仔细查看,和韩先元副旅长,以及朱赤旅长,对524团官兵的防御线做了最合适的安排。
那就是整个五二四团,在牛首山的山脊上,来去布置相应的防御兵力,从山脊往下方射击,设置有3道防御阵线,最前方的防御阵线则可以对于小鬼子从山谷里进行抵近射击,更不用提永掷弹筒和迫击炮轰击了。
自然第二道防御线位于半山腰上,借助山岭的凸起岩石,以及工兵作业,挖掘了一条弯弯曲曲4.5公里的战壕,并借助多条侄子型战壕,与前方的第一条战壕连接起来。
最后则是在山岭上的第三道战壕,同样有大量的战壕与第二条战壕连接起来,同样也与第一条战壕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三道防御阵线。
第一道防御阵线上的524团的官兵,则全部使用掷弹筒、迫击炮,以及九二式重机枪进行拦阻小鬼子的进入,而第二道防御阵线上的524团官兵,则可以直接对于第一道阵线上的官兵进行直接补充。
同时在第二道防御阵线上,还借助地形优势,布置了6处九二式步兵炮的阵地,每一处阵地上则有一门九二式步兵炮,由独立炮旅的炮兵进行防守和操作。
至于在山脊上的第三道防御阵地,则是安排的独立炮旅的远程火炮,也是借助地形的优势,给予进入牛首山的小鬼子,予以远程炮击的独立炮旅的炮兵,只不过其阵地设置在牛首山到雨花台之间的阵地上。
在进入安排好两个团的阵地之后,当然五二四团和五二三团各踞左右,然后立刻进行部署,同时进行了最高规格的阵地作业,毕竟要面临的是小鬼子大量的航空炸弹轰炸,并且由于地形的特殊原因,524团在牛首山方向更加靠前一些。
而523团则在524团的平衡线再往后1千米的距离,当然,这对于两个团的火力交叉,以及两个团的火力交替掩护,就不成问题了。
当然,陈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