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兵工厂制造能力提升,迫击炮炮弹量产(2 / 3)

加入书签

壳早已顺利交付至黄崖洞兵工厂,为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是制造大量的弹头和弹药,在这一环节中,原材料的获取成为了关键。

陈振华深知,弹药的充足供应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早在他将小鬼子的第三舰队舰船收入囊中时,在其神秘的空间里便惊喜地发现了大量弹药。

尽管那些弹药因种种原因受潮,但经过精心的重新晾晒和细致的整理,依然能够在战场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黄崖洞兵工厂的工作人员不辞辛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精湛的技艺,将那些弹药迅速整理出来,为前线的战斗做好了充分准备,完全没有质疑陈振华从哪里搞来的这些,当然甘作良也知道保密的措施,所以只做不问,这是黄崖洞最大的保密要求。

而且运输也是在陈振华的要求下,牛振兴更是如此,只管运输出的物品,运输进的物品从不记录,即便是运输出的物品,也在上交给周卫国之后,彻底毁灭所有的痕迹。

可如今,制造弹头所需的钢材却出现了短缺。这一难题并未让陈振华退缩,反而激发了他的智慧和勇气。他的目光投向了同浦路,正太路,乃至平汉路上的火车钢轨。

那些铁路线,原本是小鬼子从冀省往晋省和鄂省、豫省运输炮弹和物资装备的重要通道,如今却成为了陈振华获取钢材的目标。

陈振华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谋略,多次巧妙地行动,收获了大量钢轨并将其存入空间。在关键时刻,他借助精心安排的缴获方式,将这些宝贵的钢铁制品顺利运输到黄崖洞兵工厂,为子弹头的制造提供了关键的原材料。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提升钢材的加工能力,陈振华从太原兵工场所获得的小型高炉也早早地运输到了这里。同时,兵工厂自身原有的某些小高炉,也在陈振华的统筹安排下,迅速运至黄崖洞兵工厂。

有了这些小高炉的助力,虽然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炼钢工作,但对于钢材的精加工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极大地提高了钢材的质量和利用率,使得制造炮弹的速度大幅提升,原材料的供应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就这样,在陈振华和黄崖洞兵工厂厂长夜以继日、不辞辛劳的努力下,历经多天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不仅成功地将70毫米、75毫米、81毫米的炮弹生产线搭建完毕,而且小高炉也顺利建造完成。

这一系列的成就为黄崖洞兵工厂的高效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其即将迅速启动炮弹的大规模制造,为前线的战斗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火炮弹药的支持。

至于煤炭方面,陈振华同样做了周全的考虑。山西本就是闻名遐迩的煤炭大省,在晋城、阳泉,还有临汾等地,都分布着大量的露天煤矿。为了满足黄崖洞兵工厂先期的煤炭使用需求,陈振华未雨绸缪,悄然准备了一批优质煤炭。

同时,他心怀长远规划,期望在未来能够成功打下阳泉、晋城或者临汾的那些露天煤矿,从而更稳定、更充足地满足黄崖洞兵工厂日益增长的煤炭需求,为兵工厂的持续高效运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在黄崖洞兵工厂,整理受潮弹药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工作。首先,兵工厂的工作人员会将受潮的弹药集中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区域。他们会搭建专门的晾晒场地,确保有足够的空间来处理大量的弹药。

然后,根据弹药的类型和受潮程度进行分类。对于轻微受潮的弹药,会选择在阳光较为温和的时候进行晾晒,避免高温对弹药性能造成不良影响。而对于受潮较为严重的弹药,则会采取更加谨慎的处理方式。

在晾晒过程中,工作人员会不断地翻动弹药,以保证每一颗弹药都能均匀地接受阳光和通风,从而有效地去除潮气。

同时,他们会密切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