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虹梯关大发展(2 / 3)
团总部进行安排。
要知道,张大彪和周卫国可都是在战场上历经无数次生死考验的百战老兵。他们在战火硝烟中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对于如何培养新兵,他们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体会。
经过一番深入的商议,他们没有遵循传统的方式安排10个新兵连,而是独具匠心地只设立了5个新兵连。
每个新兵连的兵力规模也并非常见的160人,而是大胆地直接扩充到320人,以连为基本单位进行管理,这样的决策无疑对连排级主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好在,经过仔细的评估和权衡,现有的老兵人员配置勉强能够满足这一需求。当然,这只是初步的安排,后续会根据新兵们在战斗训练中的实际表现和能力提升情况,对单个负责人进行合理的提拔和调整。
周卫国和张大彪的这些安排,无疑是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明智之举。他们的决策深深契合了陈振华的练兵初衷。
陈振华一直强调,新兵的培养不仅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要打造出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队伍。
而且,陈振华心中早有规划,他打算后续从陈大旅长那里置换大量经验丰富的老兵过来,将他们补充到这些新兵队伍当中,进一步充实广大独立团新兵营的班排连营级干部指挥员体系。这样一来,能够确保整个指挥系统高效有序地运作,避免出现任何混乱和失误。
在虹梯关这边看到自己满意的成果之后,陈振华满心欢喜。他怀着愉悦的心情,驾驶着那辆卡车,马不停蹄地直接前往386旅旅部。因为他深知,到了旅部,还有一系列重要的工作等待着他去处理和解决。
一路上,陈振华的思绪如同纷飞的柳絮,飘向远方。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虹梯关新兵们那一张张充满朝气和渴望的脸庞,那一双双坚定而又充满期待的眼神。他深深地明白,自己肩负着无比重大的责任。
这些新兵们就如同初升的朝阳,拥有着无限的希望和潜力。但他们就像未经雕琢的璞玉,需要精心的打磨和悉心的教导,才能成为战场上的英勇战士,成为保家卫国的钢铁脊梁。
陈振华在心中默默地筹划着,如何更好地协调各方资源,为新兵们创造更优越的训练条件和提供更精良的装备。他也在反复思考着,怎样与陈大旅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以争取到更多的老兵支持。
他深知,只有让新兵们在经验丰富的老兵带领下,不断学习和成长,才能迅速提升他们的战斗素养和实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新兵们更快地适应战场的残酷环境,成为独立团真正的中流砥柱。
卡车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颠簸前行,扬起阵阵尘土。陈振华的目光却愈发坚定,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
他坚信,只要全体将士团结一心,不懈努力,独立团必定能够在抗日的战场上勇往直前,屡建奇功。他们将用热血和勇气,为保卫祖国的山河、守护人民的安宁,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陈振华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胜利曙光,那是无数战士们用生命和汗水铸就的辉煌。他知道,这条道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他无所畏惧,因为他的心中燃烧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正义的执着追求。
当陈振华驾驶着卡车逐渐靠近旅部的时候,他精心地将数量众多的米面粮油以及两部崭新的电台,外加20挺重机枪和50挺歪把子机枪,稳妥地放置在那辆卡车上,准备交付给386旅旅部。
很显然,陈振华此次的行动,绝不仅仅是单纯地给旅部送来这些物资。他心中有着更为长远和重要的打算,那就是从旅部这里额外争取到两名优秀的电报员。
他深知,在如今的战斗局势下,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准确沟通至关重要。只有拥有足够的、训练有素的电报员,才能够为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