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黎城和响堂铺大捷战果(2 / 3)

加入书签

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如此辉煌的战果,无疑是对牺牲和受伤战士们的一种慰藉。

然后随后陈振华将整个这次战斗的结果汇报了出来,综合计算下来,整个战斗中独立团的损失人数达到了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1000多人,几乎相当于损失了一个标准团的兵力。这对于386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伤痛。

而反观小鬼子一方,他们的损失更是惨重。李云龙所部在其作战方向上,以顽强的斗志和出色的战术,歼灭的小鬼子高达380名。

黎县县城内,小鬼子也遭遇了沉重打击,426多名小鬼子被消灭,随后260名伪军被歼灭。

李云龙、孔捷和邢志国在赵家桥附近,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给予小鬼子以毁灭性的打击,歼灭的小鬼子数量达到了880人。

李战龙等特战营的官兵,在响堂铺西阻击小鬼子,最终歼灭了389名小鬼子,加上神头岭战役,歼灭鬼子1050人,外加536名伪军。

综合统计下来,此次战斗共歼灭小鬼子3900多名小鬼子,基本上与386旅死亡官兵的比例达到了四比一的地步,虽然伤亡的数量过大,但是战损比还算是比较合理,甚至超越了大部分时候的战损比,更不用提日军与国军的战损比了。

每一位英勇牺牲的战士,都是为了扞卫祖国的尊严、为了抗击残暴的侵略者而壮烈献身的英雄。他们的热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他们的英名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那些受伤的战士们,他们在伤痛中咬紧牙关,在生死边缘顽强挣扎。每一处伤口,都是战斗的印记;每一滴汗水,都是坚韧的象征。他们用自己的身躯,筑起了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然而,战争的残酷性依然深深刺痛着每一个人的心。那一个个倒下的身影,那一张张充满痛苦却依然坚定的面容,都在提醒着我们,和平来之不易。

每一位牺牲的战士,都是家庭的顶梁柱,是亲人心中的希望。他们的离去,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悲痛。

但正是他们的牺牲,换来了对敌人的沉重打击,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激励着后人,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国耻,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奋勇前行。

当然在神头岭这个关键的战场,八路军386旅展现出了高超的战术智慧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首先,在战术布局上,八路军充分利用了地形优势。长治到邯郸一带的运输路线地势复杂,沟壑纵横,八路军巧妙地将部队隐藏在这些天然的掩体之中,让小鬼子在进入战场时难以察觉我方的兵力部署。

八路军巧妙地利用了地形进行伪装和埋伏。神头岭地形看似并不适合设伏,公路从岭上穿过,两侧山势缓和,本不利于隐蔽。但八路军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战场判断,将部队隐蔽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他们利用旧工事和草丛等进行伪装,使敌人在接近时难以察觉。

当小鬼子进入神头岭和响堂铺西伏击圈后,八路军突然发动攻击,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其次,在战斗过程中,八路军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战术。既有正面的猛烈攻击,又有侧面的迂回包抄,让小鬼子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采取了“三面伏击”的战术。在公路两侧和潞河村附近分别部署兵力,形成三面夹击之势。当敌人进入伏击圈后,各部队同时开火,让敌人陷入无处可逃的困境。

再者,实施了“短促突击”的战术。在敌人被伏击后陷入混乱时,八路军迅速发起近距离的冲锋,以迅猛的攻势在短时间内给敌人造成重大杀伤,不给敌人喘息和组织反击的机会。

同时,各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也十分默契,火力相互支援,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合力,还注重火力的配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