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秣马厉兵,武器换人才(2 / 3)
团的组建工作中。他四处奔波,招募新兵,组织训练,忙得不亦乐乎。
而陈振华和陈大旅长也时刻关注着新二团的进展,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很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二团逐渐成型,战士们个个精神抖擞,摩拳擦掌,准备在战场上为保卫祖国、抗击日寇奋勇杀敌。
陈大旅长在经过深思熟虑后,终于下定决心组建新二团。与此同时,对于周卫国在黎城县城的安排也已尘埃落定。
陈振华紧接着对虹梯关加强营做出了周密详尽的部署。周卫国肩负起在黎城县城建设黎城加强营的重任,这是独立团的第五个加强营。
周卫国深知这一任务的艰巨与重要,他目光坚定,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将这个加强营打造得坚不可摧。
而张大彪则接到命令返回虹梯关继续驻守,从而进一步将兵力补充上来,后续也是一个加强营的建设。他身姿挺拔,眼神中透露出军人的坚毅,对于新的任务毫无畏惧。
与此同时,谢副政委也迎来了晋升,成为了独立团的谢政委。他将前往虹梯关协助张大彪开展虹梯关加强营的工作。
虹梯关地区的工作充满挑战,但他们二人都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誓要将虹梯关的防守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在黎城县城内,陈大旅长直接提名何栋梁县长暂时兼任独立团副政委,与周卫国副团长携手,共建第五加强营,也就是黎城县加强营。
这一决定瞬间为独立团,再次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无论是陈大旅长还是何栋梁,都为此感到欣喜万分。
何栋梁县长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他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与周卫国一起精心规划营地的布局,组织士兵们进行训练。
他们从招募新兵开始,严格筛选,确保每一个加入的战士都具备坚定的意志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在训练场上,周卫国亲自示范各种战术动作,何栋梁则在一旁为战士们加油鼓劲,提供后勤保障。他们相互配合,使得黎城加强营的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孔捷政委接到命令,需要先回到独立团的野马岭加强营,完成善后工作之后再进行交接。他马不停蹄地赶回野马岭,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处理着各项事务。
陈大旅长充分利用独立团提供的枪支、武器、弹药,积极与385旅、115师、120师,甚至是八路军总部进行沟通和协调,成功换取了大量经验丰富的老兵,为新二团的建设和独立团的基层指挥员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新二团的建设,陈大旅长亲自把关,从营地的选址到训练计划的制定,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精心的谋划,最终新二团的驻地选择了襄垣县外的大孙庄,这样便于和黎城一起面对来自于太原方向的小鬼子。
新二团的战士们来自四面八方,他们汇聚在一起,带着对敌人的仇恨和保家卫国的决心。在训练中,他们刻苦努力,不畏艰辛。老兵们将自己的战斗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兵,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枪支弹药的配备和新兵的训练工作全部由独立团承担。陈振华对此感到由衷的高兴,他深知这是独立团发展壮大的重要契机。
此时,孔捷政委借机在黎城县城招募新兵。他在招募现场,认真观察每一个报名者的神情和姿态,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参军动机和决心。
新招募的新兵在经过初步筛选后,会均分到独立团的五个加强营当中。而孔捷政委只带领部分融合后的新兵,再次前往陈大旅长指定的黎城县旁边的襄垣县。
襄垣县、平顺县、黎城在地理位置上相互呼应,彻底将长治到黎城一带的运输通道锁定,形成了一个紧密的防御网络。
而几方面的战士们日夜坚守,加强巡逻,不断完善防御工事。他们深知,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在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