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赵家桥战斗胜利的因素(2 / 3)
应对各种挑战,为保卫祖国、为实现抗战的最终胜利贡献出更多、更强大的力量。
而部队的领导者们,也应当从这样的事例中汲取经验,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引导战士们在战斗之余,不忘提升自我,以适应日益复杂和艰巨的战斗任务。
相信在未来的战斗中,随着越来越多的战士像李云龙和孔捷一样,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我们的队伍必将变得更加强大,无坚不摧,最终战胜一切敌人,迎来胜利的曙光。
在李云龙讲解完毕之后,接下来,孔捷也将赵家桥附近那场惊心动魄的伏击战向众人做了细致入微的描述。
对于孔捷而言,此次赵家桥伏击战能够取得辉煌的胜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提前进行的精心埋伏是关键的一步。
在战斗前夕,孔捷带领着战士们对赵家桥周边的地形进行了反复的勘察和研究,精心挑选了最有利于我方展开伏击的地点。他们巧妙地利用了地形的高低起伏、树木的遮蔽以及道路的狭窄弯曲,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其次,强大的火力配置在战斗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迫击炮一个班的规模,掷弹筒一个连的数量,这样的火力配备在当时的战斗中堪称豪华。
要知道,掷弹筒的火力相较于迫击炮更为凶猛。掷弹筒不仅操作灵活,而且射速快,在短时间内能够倾泻出大量的弹药。
其数量更是迫击炮的近20倍,这意味着在战斗瞬间,能够形成密集而强大的火力网,给予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小鬼子在这次战斗中,完全被我方出其不意的攻击打得晕头转向。他们根本没有预料到会在赵家桥遭遇如此强大的火力伏击,一时间陷入了极度的混乱和恐慌之中。
而孔捷和邢志国两人在战斗中的齐心努力,更是为战斗的胜利增添了重要的砝码。他们密切配合,指挥若定,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孔捷所率领的野马岭特战营和邢志国所率领的烟坨村特战营,每个营都至少拥有400名身经百战的老兵。
这些老兵们经历过无数次战火的洗礼,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他们对于围点打援这种战术早已烂熟于心,执行起来得心应手。
在战斗中,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的负责火力压制,有的负责迂回包抄,有的负责狙击敌人的指挥官。正是因为他们的出色表现,才使得战斗能够按照预定的计划顺利进行。
当李云龙成功地将小鬼子引入到伏击阵地之后,孔捷和邢志国果断地下达了攻击命令。刹那间,枪炮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
迫击炮和掷弹筒的炮弹如雨点般倾泻在敌人的队伍中,炸得敌人人仰马翻。密集的子弹呼啸着飞向敌人,让小鬼子无处可逃。
在我方强大的火力打击下,小鬼子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他们的防线迅速崩溃,士兵们四处逃窜,却又无处可藏。最终,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小鬼子被彻底歼灭,无一漏网。
在每一次的战斗中,孔捷所带领的部队和邢志国所带领的部队,都展现出了极高的战斗素养和顽强的战斗意志。
他们不仅能够有效地消灭敌人,还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自身的伤亡。战损比达到了惊人的1:10,这是一个令人骄傲的成绩。
然而,这次战斗也并非十全十美,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解决的问题。其中,新兵的训练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这次战斗中,新入伍的四百名新兵由于训练时间较短,仅仅一个月左右,在战斗中的表现相对不够成熟和稳定。
他们在面对激烈的战斗场面时,可能会出现紧张、慌乱的情绪,导致战术动作不够规范,射击精度不够高,协同配合不够默契。
尽管他们也表现出了勇敢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