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加大力量培养专业兵种(2 / 3)
新兵团高度重视思想教育工作。李政委和王副政委通过开展政治学习、讲述抗战故事等方式,强化战士爱国情怀与对八路军使命的认知。
一次政治学习课上,李政委激昂陈词:“我们为国家与民族而战,每场战斗皆为同胞摆脱苦难。我们须牢记使命,为抗战胜利,不惜一切牺牲!”
战士们听后热血沸腾,为抗战事业奋斗的决心愈发坚定。随着新兵团不断发展壮大,如源头活水般为863旅输送新鲜血液。
这些经严格训练与思想洗礼的战士,怀揣坚定信念与顽强战斗精神,充实到各作战部队。他们与八路军老兵相互学习、彼此促进,共同为863旅发展与抗战胜利贡献力量。
在晋东南和晋西南地区,战斗结束后,根据地建设步入新阶段。八路军积极组织当地百姓开展生产自救,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战士们帮助百姓修复房屋、开垦农田,与百姓结下深厚情谊。同时,八路军加强根据地防御建设,修建工事、布置防线,严阵以待应对敌人可能的反扑。
在此过程中,863旅的持续发展壮大,成为根据地稳定与发展的坚实保障。他们不仅在军事上扞卫根据地安全,还在政治与经济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在863旅的发展进程中,陈振华在部队扩充与人才布局方面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与深远的战略眼光,除了上述举措外,还有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行动。
陈振华积极推动863旅与晋东南、晋西南当地的地方武装力量进行融合,尤其地下党的同志,以及冀东、豫北、晋南等地的抗联同志,他深知地方武装熟悉本地地形、民情,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抗战力量。
通过与地方武装的沟通协商,陈振华安排863旅的骨干力量深入那些地方武装,为他们提供系统的军事训练。
从基本的枪械使用、战术动作,到更为复杂的战斗策略,863旅的教官们倾囊相授。
同时,选拔部分优秀的地方武装成员加入863旅,充实863旅的机动部队力量。
在一次联合行动中,地方武装凭借对当地山区地形的熟悉,为863旅的部队指引了一条隐蔽的小路,成功绕到日军后方,发动突袭,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这
种融合不仅扩充了863旅的兵力,更增强了部队在当地作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为了进一步提升部队整体素质,培养更多专业军事人才,陈振华下令建立863旅军事教导队。
教导队选拔863旅中战斗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的干部战士担任教官,培训内容涵盖军事技能、战术理论、军事指挥等多个方面。
教导队面向全旅选拔有潜力的士兵和基层军官进行集中培训。在军事技能训练中,教官们严格要求,从射击精度到刺杀技巧,每一个动作都反复打磨。
战术理论课上,通过分析经典战例,引导学员们理解不同战术的应用场景;军事指挥培训则注重实践,设置各种模拟战场情况,让学员们在实践中提升指挥能力。
经过教导队培训的人员回到各自部队后,成为了骨干力量,带动整个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陈振华设立了人才储备信息库,对全旅官兵的个人信息、战斗表现、技能特长等进行详细记录。
通过定期的考核和实战表现评估,将有潜力的官兵纳入储备信息库。对于储备库中的人员,根据其特长和发展方向,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和锻炼机会。
同时,建立明确的晋升通道,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以能力和战功为主要晋升依据。这一举措激发了官兵们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使得整个部队充满了竞争与活力。
例如,战士李强在一次战斗中表现英勇,成功带领小队突破日军防线,他的事迹被记录在案并进入人才储备库。
之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