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香月清司背锅(2 / 3)
p>
此时的陈振华,心中难免泛起一丝疑虑,对自己之前的决策产生了短暂的摇摆。他思索着,这些战斗虽然给小鬼子以沉重打击,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自己的决策究竟是推动了抗战胜利的进程,还是在不经意间带来了未知的风险?
然而,他很快便坚定了信念。他明白,在这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每一次战斗都是为了保卫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自由,无论结果如何,都不能退缩。
况且,经过这些战斗的洗礼,如今的365师863旅实力比之前更为强大,这是全体将士用热血和牺牲换来的成果。
在整个晋省战场上,经过多轮激烈交锋,129师、120师、115师以及365师,都与小鬼子拼尽全力,双方均损失惨重,战斗实力基本持平。
小鬼子在这场残酷的较量中,元气大伤,部队减员严重,武器装备损耗巨大,短期内根本无法组织起大规模、有威胁的攻势。
而八路军、国军和晋绥军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战士们疲惫不堪,物资补给也捉襟见肘,难以在短时间内发动更强大的进攻。
因此,双方陷入了一种僵持不下的局面,整个晋省战场仿佛陷入了一种疲惫的静止状态,弥漫着一种压抑的宁静。
然而,这种看似平静的僵持对于陈振华所带领的863旅而言却有着别样的情形。863旅在陈振华的精心指挥下,在战斗中巧妙地保存了一定实力,相较于其他兄弟部队,尚有余力。
同样,386旅也凭借着灵活的战术和顽强的战斗意志,保留了一定的机动能力。陈振华凭借其敏锐的战略眼光,当机立断,决定将这些宝贵的剩余力量投入到豫西北的战略布局中。
豫西北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它不仅是连接晋省与其他地区的重要通道,更是小鬼子防御的一个薄弱环节。
陈振华希望通过在豫西北的布局,进一步扰乱小鬼子的部署,为后续的战斗创造有利条件。
此时,小鬼子正在紧锣密鼓地组织策划和实施徐州战役。他们妄图通过徐州这场战役,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侵略版图,打通南北战场的联系,从而实现其全面侵华的野心。
陈振华深知此时并非发起进攻的最佳时机。一方面,小鬼子在徐州战役的筹备过程中,必定会加强对周边地区的防御,此时贸然进攻,只会让部队陷入困境。
另一方面,经过前段时间的战斗,863旅的战士们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哪怕是机动部队,也身心俱疲,急需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以恢复体力和士气,提升战斗力。
因此,他决定先按兵不动,派出大量侦察人员,深入敌占区,摸清楚小鬼子的兵力部署、武器装备、作战计划等底细。
同时,他将重点放在了锤炼863旅和386旅各团官兵的军事素质上,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充分准备。
就在晋省战场暂时趋于平静之时,小鬼子华北派遣军为了应对当前的局势,迅速从东北驻屯军抽调了2个师团的兵力,一个奔赴徐州,一个奔赴太原战场,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妄图通过增派兵力来稳固其在晋省的统治。
同时,命令遭受重创的109师团、108师团就地整顿,重新整合部队从本土迅速运来大量的储备兵力,补充装备和兵员。
此外,他们还大力扶持华北地区的伪军,企图借助这些民族败类来加强维护占领区的管辖。
小鬼子深知,仅靠自己的力量已经难以应对日益壮大的抗日力量,于是企图利用伪军来充当炮灰,分化抗日阵营。
不仅如此,小鬼子还紧急将第20师团、第5师团和16师团的部分兵力从冀省和豫省调往晋省。
这些兵力的调动,使得徐州的局势更加紧张。小鬼子妄图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与八路军的有效对峙,为其徐州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