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再次扩充兵工厂(2 / 3)
他的战友们,正厉兵秣马,等待着合适的时机,给予小鬼子更为沉重的打击,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抗日战争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宏大斗争中,局势时刻如汹涌波涛般变幻莫测,每一个决策都如同投入战局的关键棋子,直接影响着战斗的胜负走向以及无数战士的生死命运。
此时陈振华深知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已将部队训练的重要任务有条不紊地交付给苏京城、郑参谋长、王副政委等一众经验丰富的将领,以及365师各团的团长、副团长们。
而陈振华,这位在抗战中肩负着重大使命的指挥官,此刻正将全部心力倾注在平顺县黄崖洞兵工厂以及黎城县兵工厂的建设与发展上。
陈振华之所以如此执着地关注这两处兵工厂,背后有着极为紧迫且关键的原因。历经这一阶段与日寇的激烈交锋,365师以及129师所面临的弹药短缺问题,已然严峻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战场上,子弹如雨点般倾泻,手榴弹在敌人阵地上炸响,炮弹呼啸着摧毁敌方工事,每一次战斗都伴随着海量弹药的消耗。
陈振华敏锐而痛心的察觉到,子弹、手榴弹以及炮弹的供应,早已无法满足部队在战场上的作战需求。
曾经储备的库存弹药,在一次次与穷凶极恶的小鬼子的殊死搏斗中,几乎消耗得一干二净。
这也正是陈振华无奈选择与小鬼子暂时对峙的核心原因。毕竟,纵使广大将士们个个怀揣着坚定无比的战斗意志,拥有着超群的作战能力。
但赤手空拳终究难以与武装到牙齿的日寇抗衡,指望少数人凭借徒手之力去消灭敌人,终究只是极为罕见的个例,无法成为战争胜利的普遍依靠。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逼迫下,陈振华以其果敢的决策力和卓越的战略眼光,毅然决然地做出了全力提升黄崖洞兵工厂和黎城兵工厂弹药产量的重要决定。
首当其冲的,便是增加子弹与手榴弹的生产线,以解部队弹药匮乏的燃眉之急。
陈振华马不停蹄地赶到平顺县黄崖洞兵工厂,踏入兵工厂的那一刻,他看到的是一片忙碌却略显紧张的景象。
工人们在简陋的厂房里,围绕着现有的生产线,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生产工作,但从他们略显疲惫的神情中,陈振华能感受到弹药生产的压力。
陈振华深知,要增加生产线并非易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策划与安排。他首先召集了兵工厂的技术骨干和负责人,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陈振华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严肃地说道:
“同志们,如今前线战事吃紧,弹药供应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增加子弹和手榴弹的生产线,提高产量,为战士们提供足够的弹药去抗击日寇!”
技术骨干们纷纷点头,但也面露难色,一位老工人忧心忡忡地说:
“陈旅长,增加生产线谈何容易啊,我们现有的设备已经满负荷运转,原材料也有限,而且新生产线所需的设备和技术人员也不好培养啊。”
陈振华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同志们,困难确实不小,但我们没有退路,设备方面,我来办,然后你们自己动手改造和组装。“
“技术人员,一方面从现有的工人中挑选有潜力的进行紧急培训,另一方面,我们向圣地和八路军总部那边求助,看能否可以挖掘出一些技术熟练的工人来帮忙。”
“原材料的问题,我们加大从周边地区的采购力度,同时想办法回收战场上的废旧金属,进行二次利用。”
在陈振华的鼓舞与指挥下,平顺县黄崖洞兵工厂的全体人员迅速行动起来。工人们分组展开工作,一部分人四处奔走,深入周边的村庄和城镇,挨家挨户地询问是否有可用的金属零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