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小鬼子兵力开始枯竭(2 / 3)

加入书签

意加入八路军的,则是予以了认可,由新兵训练团专门组织短期为一个月的训练,然后迅速补充到各个团中,从而来增加365师的总体力量。

而此时,远在华北派遣军司令部的寺内寿一则是心急如焚。他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地图上不断丢失的县城,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焦虑和困惑。

原本他已经与关东军的司令官取得了联系,希望关东军能够给予华北派遣军一个师团甚至两个师团的兵力支持。

但天不遂人愿,在6月底7月初发生了张鼓峰事件,整个关东军的兵力都处于厉兵秣马的状态,根本没有精力来支援华北派遣军。

寺内寿一自然不敢拖武汉会战的后腿,无奈之下,只好向日本大本营求助。他在电报中详细地描述了华北战场的严峻形势,请求大本营派遣更多的兵力到华北战场上过来支援。

然而,从日本本土派遣更多的师团过来谈何容易。日本本土现在也没有合格成建制的兵力可派。

此时的日军本部,正在考虑是否还要继续扩大在华的战争规模,以及扩充新的兵源。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决策和准备,远水解不了近渴。

面对如此困境,寺内寿一不得不做出战略调整。他将主要兵力转移到像邯郸、衡水、邢台、石家庄、太原、保定、忻州、大同这样的大城市当中,对于那些小的县城则逐渐开始放弃。

因为此时的华北派遣军已经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同时防守众多的城市和县城。在第20师团被365师歼灭之后,第26师团和第108师团面临着八路军四个师的围攻,兵力更是捉襟见肘。

第26师团和第108师团原本都是乙种师团,兵力和装备都相对较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编,整合有限的兵力,以应对八路军的进攻。

他们收缩防线,集中力量防守重要的城市和交通要道,试图在困境中寻找一线生机。

到这个时候,日军已经投入华夏战场的师团达到26个半,国内仅留1个近卫师团,还作为日本本土的留守师团。

日军兵员已不敷分配,战略进攻势头大大减弱;而日本国内经济,资源也陷入危机,根本无法继续支持全面侵华战争。

在战略收编的过程中,华北派遣军内部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一些军官对收缩防线的决策表示不满,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懦弱的表现。

但寺内寿一司令员深知,在当前的形势下,这是无奈之举。他不得不安抚这些军官,强调这是为了保存实力,等待更好的时机。

而八路军这边,倪旅长带领的七七一团和新三团在接连拿下安阳、汤阴县、滑县和内黄县之后,士气大振。他们并没有因为胜利而骄傲自满,而是继续保持着警惕,准备迎接下一场战斗。

同时王疯子带领772团和新四团,则是在拿下淇县之后,再次攻下浚县,不仅如此,还在陈振华的要求之下,将卫辉和延津两县也全部光伏,同时驻扎在这个四个县城,圆满完成了365师的命令。

至于武陟、温县、沁阳、获嘉、原阳、封丘和长垣,也被周卫国带领的战车团、独立三团全部逐一光复,并在每个县城安排了一个营的兵力驻扎。

而王参谋长带领的独立四团和独立五团,也迅速的通过新乡,将濮阳县城、清丰县和南乐县以及商丘的民权县和虞城县拿下,并且借助与东进五团的互相协作,还在持续不断的收复更多的失地。

但是在兵力受限之后,接到365师师部的命令,重点防守濮阳地区,确保晋冀鲁豫根据地连成一片,同时迅速招募新兵,积极开展根据地的秋粮种植。

相比较黄河南岸的小鬼子第14师团,以及第20师团的一个联队的兵力,虽然还很弱小,但是陈振华却将李战龙带领的特战团重新作为机动兵力,部署在黄河北岸,一旦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