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防御阵线建设(2 / 3)
队将分成多个小队,从不同方向向敌人发起攻击,形成包围之势。
此时陈副师长站在永清县城的广场上,面对全体将士,大声说道:“同志们,我们现在驻守的地方,是保卫根据地的重要防线。“
“小鬼子的114师团随时可能来犯,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坚守阵地,他们绝对无法前进一步!我们身后就是我们的同胞,我们要用生命来扞卫他们的安全,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我们一定要胜利!”
战士们听后,群情激昂,纷纷高呼:“保卫根据地,消灭小鬼子!”
陈振华则在涞源的军营里,对即将踏上进攻征程的独立四团、独立五团的战士们说道:“同志们,我们即将前往晋省,去消灭那些背叛国家的晋绥军和凶残的小鬼子。晋省的同胞在敌人的铁蹄下受苦,我们肩负着拯救他们的重任。“
“我们365师是一支英勇无畏的部队,我们在战场上从未退缩过。这次,我们要让敌人知道,背叛和侵略都将付出惨痛的代价!为了晋省的解放,为了我们的祖国,前进!”战士们热血沸腾,振臂高呼,声音响彻云霄。
永清县城,宛如一颗镶嵌在廊坊地区的战略明珠,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它四周地势开阔,广袤的平原一望无际,为军事防御提供了广阔的视野,但同时也意味着一旦防线被突破,敌人将长驱直入。
陈副师长深知此地的重要性,抵达大城后,便马不停蹄地展开防御部署。他亲自带领各级指挥官,穿梭于永清的大街小巷、城郊田野,仔细勘察地形。
陈副师长身形挺拔,目光如炬,一边观察一边向身边的参谋们分析着:“此地开阔,利于敌人机械化部队推进,我们必须构建多层次的防御体系。”于是,在他的指挥下,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
首先,在永清的城郊,挖掘了数条纵横交错的反坦克壕沟。这些壕沟又深又宽,如同大地的裂痕,将敌人的战车阻拦在外。
壕沟底部还设置了尖锐的竹签和陷阱,让试图穿越的敌人寸步难行。壕沟的两侧,用沙袋堆砌起掩体,战士们可以在其中隐蔽射击,对靠近的敌人进行精准打击。
沿着大城的城墙,修筑了坚固的碉堡和暗堡。碉堡高耸矗立,如同守护城市的巨人,配备着重机枪和迫击炮,形成强大的火力网。
暗堡则隐藏在城墙的各个角落,不易被敌人发现,当敌人靠近时,能给予他们出其不意的打击。
在城墙的垛口处,还设置了密密麻麻的射击孔,战士们可以在安全的掩护下,对攻城的敌人进行射击。
城内,以主要街道为依托,设置了大量的路障。粗大的圆木、装满砂石的麻袋层层堆叠,组成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路障之间,还埋设了地雷,进一步增加敌人突破防线的难度。
同时,组织城内的百姓进行疏散,将重要的物资转移到安全地带,确保战时城市的运转不受影响。
永定河,如一条蜿蜒的玉带,穿城而过,为防御增添了一道天然的屏障。陈副师长充分利用这一地理优势,在清河两岸展开了巧妙的防御布局。
在永定河的上游,设置了多道阻拦设施。用粗壮的铁链将巨大的原木连接在一起,横亘在河面上,阻止敌人的船只顺流而下。
铁链上还悬挂着许多尖锐的铁刺,一旦有船只靠近,便会被刺破船身。同时,在两岸的河滩上,挖掘了散兵坑,战士们可以隐蔽其中,对河面上的敌人进行射击。
沿着永定河的堤岸,修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这些工事采用砖石和混凝土结构,十分坚固。
工事中设置了了望哨、机枪阵地和火炮掩体。了望哨的战士们日夜坚守,密切监视着河面和对岸的动静。
一旦发现敌人,立即发出警报,机枪阵地和火炮掩体便会迅速投入战斗,对敌人进行火力压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