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3 一河之隔,别样天地(3 / 6)

加入书签

    之所以前后态度不同,自然是因为宇文融身份发生了变化。之前的他是户部侍郎、御史中丞,并兼河南河北诸使职,是赈灾的总指挥,朝廷赈灾的政令和人力物资由其一力统之,考虑问题自然也要从大局出发。

    可是现在的他各种朝职都遭夺,只担任魏州刺史一职,虽然还有使衔没有被撤除,但也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掌握那么大的人事权力,所以便索性充分发挥魏州的地理优势,通过各种政令将各路行商都吸引到魏州来。

    大唐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庞大帝国,而不是什么领土狭小的割据政权,哪怕一地受害甚重,但也可以通过跨地域的资源调度来渡过难关。所以任何以区域性的视角来解读唐代各种问题的尝试,都注定不得要领、偏颇狭隘。

    当宇文融失去了统筹全局的权柄能力后,立刻便利用手中现有的职权来尽可能多的吸引人事资源向其靠拢。

    其各种惠商政策看似放弃了数量不菲的关市之税,但所获得的却更多,各地商贾争相输货于此,使得遭灾后的魏州仍然物资充沛,物价也能保持平稳,维持了整体局面上的稳定,同时拥有了极大的潜力和运筹空间。

    说句不好听的,两岸这些舟船店肆中的商货真的是那些商贾的吗?谁有权、谁有枪,就是谁的!现在不抢你是因为不需要,局面真要到了那一步,事用谁教?

    因为魏州境内商贾云集,张岱一行的到来也没有引起什么轰动,魏州州府更加无有表示,只有他一个堂兄张峪带着几名家奴在这里迎接他。

    “六郎是进城入宿,还是直去织坊?”

    张峪将张岱接上岸之后便开口问道。

    “还是去织坊吧,随从人员不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