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好!\"
宣帝眼中精光一闪,当即朗声道:\"传朕旨意,敕封张日等人入太子子卫率,充任旅率一职,且兼领司农寺教农使一职,
户部着即批设财务,在牛家庄设立公廨,兴建农学馆,拨付钱粮,专司养猪之学,命司农寺即刻选派属官前来协理,尽快学会养猪及阉割诸事,来年好大力推行。\"
此言一出,众人看着张日几人脸上也是诧异不已。
其中几位大臣面面相觑——这几个来历不明的乡野之人,竟一跃成为东宫亲卫?
须知太子卫率这等要职,向来只授予勋贵子弟,且须有品阶在身。更遑论陛下先前已封王平为太子卫率副将,如今又......莫非是要栽培王平文武兼任?
至于这\"教农使\",倒是闻所未闻,想必和劝农使一样不是常设官,是专为推广养猪之术而设的临时官职......
张日闻言,顿时呆若木鸡,连谢恩都忘了。
“养猪......也能当官?”怪不得恩公当时特意强调让他们好好养,原来真有大好事在等着他们?
萧靖远倒是神色如常,出列奏道:
\"臣遵旨。\"
在他看来,能培育出这等良种猪,于国于民都是大功,封个从八品的武职实在算不得什么。
紧接着戴昼也跟着出列,对着宣帝拱手道:
“臣领命!”
对于戴昼来说,只要百姓富起来,户部就是满意的,与其花许多钱财连个响都听不到,还不如赶快批钱办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事,再说了,这养猪的一半功劳,都是王平的,身为户部自己人,戴昼于情于理,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冬日的金黄的午后,总是短暂的,此事敲定以后,日头早已西斜,在微冷的东风里,王平对宣帝没有同意开设百业研究的事,虽说有些遗憾,但也很快便接受了。
万事万物的发展,总是螺旋上升的,或许此时不行,或许日后也不行,但在更远更远的以后,王平相信总有一天,会看到大宣工业进步,医业进步,百业齐头并进的日子。
到了傍晚时分,宣帝准备起身回宫,仪仗的马儿已经在村口等待,在临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