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我喜欢草原(2 / 4)
所,自己家的家丁也可以随行,家丁人数不算在三百人的人数内。
这是第一个权利。
出关路途,这五百人由路径上的各县,各府提供粮草。
等到了土默特部和大明的交界区,由榆林卫提供。
这是第二个权利。
这点倒是很不错,若不解决粮草问题,三百人的队伍就得找五百人的后勤。
人数一多,问题就多。
第三个口子是最大的。
不让顺义王涨岁赐,还不能有损大明国威,在不损这两者的前提下,可以放胆做事。
这也是三边总督的承诺。
人数够多,权力也够高,可余令还是不放心。
思来想去,余令决定还是去卫所一趟。
好好地把军户种类翻一翻,看看能不能找到研究火器的匠人。
跟异族打交道,没个压箱底的手段实在不放心。
“小柿子得带上,她懂蒙古语;东厂的人也得带上,手段够黑,心够狠,如果锦衣卫的人也在就好了……”
“茹让这次不能去,他去了长安就会有问题,所以,王辅臣可以替代他的位置,吴秀忠为他的副手......”
余令揉着脑袋,识字的人太少,人手不够啊!
如果锦衣卫和东厂的人都在就好了。
余令就准备做点大事,虽然不能干掉顺义王,也不能让他们好过。
余令到现在还记得那纵横交错的各方势力。
自己又不是那爱挑事的人.....
厨娘婶婶端着茶水蹑手蹑脚的走了进来。
见余令正在写写画画,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放下茶水又蹑手蹑脚的走了出去。
“来福在做啥?”
“老爷放心,少东家在认真的钻研学问呢!”
余员外笑了,他觉得自己这辈子就是吃了没读书的亏,所以才那么的苦。
他是军户出身,靠手里的刀子拿功勋,但他不想儿子再走这条路,子子孙孙走这条路。
他听说,读书可以改变自己的军户身份。
只要余令在读书,他就觉得很开心。
殊不知余令觉得脑子都要炸了。
……
京城的苏怀瑾此刻已经炸了!
“什么,让我跟着队伍去察哈尔部,去跟虎墩兔憨的送岁赐?
爹,你是不是不折腾我你心里不舒服?”
(ps:察哈尔部是林丹汗部。)
苏老爷子望着嘴角都长出胡须的儿子轻轻叹了口气:
“这回依旧是好事,我都花钱打好了关系!
你只要老老实实的作为副使,走这一个来回,这个家我就可以放心的交给你了!”
苏怀瑾焦灼的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万历四十年的时候他带着三万人抢我边关百姓。
今年八月秋又亲率数万军队三次抄掠我边关,抢我百姓!”
苏怀瑾吐出一口浊气:
“爹,咱们就这么没骨气么?
都抢我百姓了,辱我妇人了,秋日的血还没干,咱们就要给别人送钱?”
“五十万啊,爹,整整五十万啊,有这五十万,我大明能拉起一支铁军。”
苏怀瑾的愤怒是有原因的。
大明的岁赐他一直都觉得有问题。
河套地区的三娘子部要给她岁赐,靠近京城这边的林丹汗部也要给。
不但给,还要给的多。
这些年下来,他们的嘴巴张的越来越大,要的越来越多。
今年秋日,林丹可汗带人入侵边关……
就是为了炫耀武力。
如今大明缺钱,百姓缺钱,到处都在发生天灾。
这笔钱给自己的百姓不好么,
↑返回顶部↑